学佛笔记

至亲去世后的态度
2024-10-31 09:09

耕 云

问:修学安祥禅的人该如何面对长辈至亲的死别?又应该如何处理后事?

答:佛法讲随缘,随缘就是适应当前的条件,这个缘字有很多解释,应用最多的是条件。你问我,我告诉你了,但是大家反对这么做,你也没法度,大家主张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必起什么争执,不必坚持一定要怎样。亲人死了,我们悲伤,我们就痛哭一场,生离死别是人之常情。我们可以哭,但是不要自我催眠──说我好伤心,那不好。生老病死,谁都不能避免,我们纪念死者,我们就努力做好人,不要让他失望,这就对了。

至于说如何处理?人死后最好是火葬,火葬有三大利益:第一,葬费便宜。第二,不占空间,现在人口一天比一天多,到坟地看看,死人占了活人的空间,这也不好。第三,人刚死的时候四肢五官都还正常,如果你把他土葬,他仍然贪恋尸体,执迷不悟地说这就是我,看到尸体一天天的变化,嘴唇干了、牙齿就露出来了;肉烂掉了鼻孔就出来了,眼睛烂掉了,两个空洞就出来了,他会以为自己就是那副样子,所以鬼都是很难看的。如果用火葬就可免去这一层顾虑。所以火葬比较好。

至于亲人死了,哭泣悲伤,那是没有帮助的。他的灵魂还不会立刻走,由于他贪恋红尘,舍不得这个家,所以多半还在附近活动。人是有灵魂的,现在的科学已经证明了,人没有死前过磅,一断气再过磅,体重明显减轻了。这时请个高僧给他念经超度固然很好。如果他的文化不太高,念经他也不一定懂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懂,那就没什么效果。不如你用国语给他事先录一篇《安祥之美》,他一断气就放给他听,或许对他有些帮助。

人都是痴而执,由生执到死执,你如果想教他早些解脱,就不如一把火烧掉,让他无可贪恋,找不到尸体了。你能不能当家作主火葬呢?如果亲戚朋友都反对,你也无可奈何,不如他活着的时候多孝顺他,给他快乐,不要使他生气就好了。

摘自《解惑录二》

End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圣严法师在任何一个团体中,都难免会有是非,若能够在是是非非的环境中保持平静与和谐,这就是个人的成长。社会上的任何一个团体,都会有不同观点、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共同工作。如果不是由一群人一起组成团体,那

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

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不得其分,处事不得其法。虽然有很多的道理通知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若我们只知实际,不能起而行,也是白费无功。 终究如何做人处事呢? 一、只从柔处不从刚:人间上的人,有的太

至亲去世后的态度

◎ 耕 云 问:修学安祥禅的人该如何面对长辈至亲的死别?又应该如何处理后事?答:佛法讲随缘,随缘就是适应当前的条件,这个缘字有很多解释,应用最多的是条件。你问我,我告诉你了,但是大家反对这么做,你也没

佛教对欲望的看法及态度

佛教对欲望的看法及态度◎ 济 群 佛教对欲望所持的看法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欲望有三性之分,也就是说,欲望包括了善、恶、无记三种。我们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利己利人的欲望是善法欲。虽然发愿是理性的

修行是改变态度和行为

◎ 希阿荣博大乘佛子须守持菩萨戒,菩萨戒总分为三类:一、摄律仪戒,即诸恶莫作;二、摄善法戒,即众善奉行;三、摄众生戒,又称饶益有情戒。发四无量心,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行,引导众生趣向解脱,不舍弃

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健康已成为人类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人们试图最大限度地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养生作为公认的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必由之路,自然而然成为一种流行和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