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燕
白马驮经入华以来,苍狗白云,时移世易,佛教在漫长的岁月中已在中国深深扎根,尤其是观音文化, 仅仅是佛教文献典籍中的经典、法门、仪轨、经咒、图谱等,便已品种繁多,汗牛充栋;至于不同身相和材质的造像,不同体裁、形态和意趣的文学曲艺等艺术作品更是浩如烟海,不可计数,形成了体系庞大且内容丰赡的观音文化。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更是将观音视为黑头藏人的先祖,从而创造出了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藏传观音文化,对观音虔信深深植入民族的生命中。从文化学角度考量这一文化,显然对中国哲学思想(尤其是宗教哲学)、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层次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气势恢宏、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景观,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新兴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它令人着迷, 引人赞叹, 正是这一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成为作者写作此书的缘起。
本书在初步梳理观音文化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之上尝试把握观音文化的流变以及发展。在写作架构上,力求体现一纵一横的特点:一纵即以历史时间为纵轴,主要探讨经典与教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观音崇拜发展演变的大致脉络:一横则是以观音崇拜为中心,主要从古籍整理、艺术、考古、文学、民俗等角度进行横向延伸,其辐射面包括观音经典的注疏、观音形象与造像、观音法门与仪轨、观音文艺与习俗, 这些是观音文化的主要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章中,关于观音名号,历来研究者已言之甚详,因此本书未过多留驻,便转入到从印度传入的观音经典部分, 兼及中土撰述的所谓伪经和被疑伪经的《楞严经》; 正统佛教观音为显密共同尊奉,密教尤其是藏传密教中有不能外传之秘,观音法门与仪轨即是其中之一。在第四章观音法门中,凡所涉及均为汉藏显密观音经典中公开的内容部分。第五章观音形象与造像中,所涉主要观音形象为藏传佛教中独特且较多见的身相, 以与汉地密宗观音做一区别。另外全书中曼陀罗、补陀落迦等词有多种用法, 遵循原文献中用法。
倚重文化的表达,中国人将对观音的虔信发挥到淋漓尽致。此书只是将弱水三千作一瓢之浅尝辄止,只求为于此有心者略尽绵薄之力, 期望有所裨益。
谨此致谢同事杨光熙教授、柳和勇教授和詹亚园教授,以及为此书出版而奔走出力的周梅老师,并致谢生命中应当感恩的一切师长。
摘自《中国观音文化史》
End
◎无 碍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
明生法师慈善是学佛的根本,要成为佛教徒生命的全部 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委员会的主任,我有责任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我觉得做慈善工作是我们佛教徒学佛的根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利生,也就是说弘
◎ 太 虚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部大医书,种种的病理医方,无不载明。又如一爿大药铺,种种的药材药品无不备蓄。但医药
前言《净修捷要》又名《五念简课》,是夏莲居老居士集大悲心、大愿心为我等末法粗陋浅机而作的简课。黄念祖老居士生前原拟撰写《《净修捷要》报恩谈》。但我等众生福薄缘浅,未能实现。所幸留有黄老讲述的音带共计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壹、前言夫净土法门者,乃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迳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而其中之《无量寿经》者,乃净土群经之
中国的古训夫孝德之本也百行孝为先这一类的话很多,不能枚举,只就这两句上看,便知做人的根本是个孝字。父母活著的奉养,死了的丧葬,都要尽上十二分力量去办,这也不算完事,还得永远的祭祀,才觉孝道无亏。佛教讲
无量寿经白话解 前言作者撰写《大乘无量寿经解》后,又著此本《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何以故?作者于本书前言中说:今生幸遇这个无上宝典《大乘无量寿经》,感恩不已,是以一注再注,愿一切有缘人同沾真实之利。据
问:释迦佛有没有在中国现身教化呢?(林秀艳)答:释尊法身,遍满虚空,娑婆世界,处处应现,不过我辈凡夫,睹面不识。隋朝智者大师,人以释迦呼之,此其显者,暗示者则不知凡几矣。再者,释尊之舍利,与众圣典记律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圣 严今天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
汉明帝夜梦金人,是佛法正式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的缘起。这在《后汉书》里都有记载。汉明帝刘庄,在永平十年,就是公元64年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黄色的高大的人,项背后面有日月之光,来到他的庭院当中。这个梦很
◎ 丰子恺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岛上寺院甚多,自古以来是佛教胜地,香火不绝。浙江人有一句老话:行一善事,比南海普陀去烧香更好。可知南海普陀去烧香是一大功德。因为古代没有汽船,只有帆船;而渡海到普
观音山◎ 余光中观音仰卧成观音山,在对岸云里看过,百里看过隔一湾浅浅的淡水,看过今夏我看的次数更加多因你在山脚,你在对岸风景为你而美,云为你舒展曾立在江边幻想,幻想在风中你凌波而来,踏苇而来幻想我涉江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昨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中国精神十条纲领头三条,所谓是「一体、二相、三宝」,这三条是讲我们本性,或者是自性体相用,我们用性德来代表,这是我们本来的样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中国精神。在最近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如何来复兴?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中国精神。】可以说是做为一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前两集我们学习了中国精神十大纲领里面从一到六。一到三讲明德,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四到十是修德,明明德,这是我们修学的纲领,我们讲了四勿、五常和六和
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教理研究是佛教信仰的理论基础,是学佛修行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佛陀把学习佛法归纳为闻思修三个步骤,学佛以闻思为开端,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
◎ 任继愈王莽时期,西域各国因王莽的倒行逆施和欺诈政策而先后叛离朝廷。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焉耆诸国杀都护但钦。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大使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率领戊己校尉出西域,当时各
◎ 太 虚中国佛学,并非与发源之印度及弘扬于世界各国的截然孤立,不过从中国佛教历史研究,就有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把中国佛学的特殊面目与系统讲出来,故成为中国佛学。今先讲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什么叫
◎ 洪修平由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二十余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世界佛教通史》(14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耗时8年共8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以世界的眼
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 程恭让为什么要提佛教的转型发展呢?我知道有些人看到这个题目,见到转型发展的字眼,就要摇头,乃至反对,这种情结说到底就是我提过的当代中国佛教或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第四大危机原教旨
观 音 思 想 特 点◎ 李利安 关于观音思想的主要特点,可以从三个大的系统来看。 一是来自因地观音信仰,即佛教在解释、论证观音于因地的修行历程时所呈现出来的思想,主要有:愿行并举、福慧双修、戒定兼
◎ 一 音在印度,早期佛教并无寺院。佛教徒按照佛陀制定的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养慧命的制度,白天到村镇说法,晚上回到山林,坐在树下,专修禅定。后来摩揭陀国的频毗沙罗王,布施迦蓝陀竹园,印度佛僧才有了
◎ 理 证 佛教中国化同步展开的禅的中国化,使禅与禅行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对心性的重视在禅学中日益突出,禅与禅行也逐渐突破原有坐禅入定的藩篱而趋向于观心守心、随缘安心。南朝时期的宝志和傅大士之禅就表现出
◎ 吴 燕白马驮经入华以来,苍狗白云,时移世易,佛教在漫长的岁月中已在中国深深扎根,尤其是观音文化, 仅仅是佛教文献典籍中的经典、法门、仪轨、经咒、图谱等,便已品种繁多,汗牛充栋;至于不同身相和材质的
虚 云今日是两个七的第二天。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各位来参加的日益增多,可见上海地方的人善心纯厚,福德深重。更可见人人都有厌烦思静、去苦趋乐的要求。本来人生在世,苦多乐少,且光阴迅速,数十年眨眼就过去了。
送子观音的审美意义◎ 孙绪会《法华玄义序》说: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 法也。妙是佛家对一切至美之物的命名。可见在佛教里,不可恩议是与美的观念相联系的。佛教审美有几个特点:第一,超越性,世俗眼光看来不可
楼宇烈无论从研究我国历史、文化、现状的需要来说,还是从世界文化与学术交流的需要来说,了解和研究佛教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编选一部实用的又能系统地反映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脉络,反映中国佛教各宗派的主要理论,
大家早。我们这几天讨论到的,是学习要主动对治自己的习气,这个才是真实的功夫,修学重实质不重形式。昨天我们谈到对治一些根本的习气,贪、瞋、痴、慢、疑,这是五毒烦恼。昨天谈的主要是针对贪这个部分,今天我们
大家早安。我们这几天都在谈到学习的心态,我们也再复习一下前几节课我们谈到的重要学习的心态。第一,解行要相应。其实《弟子规》在余力学文当中,一开头就强调了这一个重点。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个
大家早安。我们这几天一起在探讨修学的心态,很重要的,要主动学习,而且还要主动对治自己的习气、自己的不足,要真干。我们不真干,每天悠悠放任,这时光就过去了,所谓寸金难买寸光阴。《了凡四训》的一段话提醒我
大家早安。我们这几天谈如何学习,我们再把前面谈的内容大家再过一遍。第一,要解行相应。我们这一段时间理解的道理,有没有存在我们心中,有没有已经付诸实践,这样我们体会到的这个道理就用上了,解行相应。而且,
大家早安。我们昨天谈到父子有亲的这个部分。我们复习一下。为人父母者首先要思考到,自己的思想价值观能否带给孩子正确的人生方向,活出人生的价值。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为人父母对于整个家庭的心态。第一个,
大家早安!我们这几天一直在谈,对治我们的习气。大家可能会想:对治习气跟弘扬中华文化有什么关系?这些这么重要吗?所以,经典彰显了人生的道理、真相,我们肯接受、肯奉行,慢慢就能理解到这些教诲背后的深意,跟
大家早上好。刚刚大家一起唱这个礼运大同,早上唱歌挺好,振奋精神。唱错了呢?别人唱错了没关系,自己唱错了有关系。别人唱错了没关系,叫宽以待人,自己唱错了有关系,叫那个时候唱不够专心,不够精准。所以时时我
Selamat Pagi!(马来语:早上好!)话要多讲才不会忘,歌要多唱才会熟,经要常读才能领纳于心中。今天大家很多看着我都面带微笑,不知道我今天到底出了啥事情?今天穿的不是唐装。因为穿衣服,庄重很重
大家早上好。昨天有一位我们单位的年轻义工跟我谈到,因为他现在还在读大学,那他到中心来做义工,他的同学就说了,你到这里来做义工,不如出去外面赚钱,做个一、两个月,说不定就有一些收入了。再来,他们又说到,
诸位学长,大家上午好。我刚刚发现,我拿的笔记本拿错了,所以这个叫事勿忙,忙多错。我是要拿那本五伦的,拿成《建立理智的人生观》这个书了。所以,处处都是道场,心一急躁了,眼前可以看到的东西都忘了。我记得有
大家好。刚刚在过来的路上看到一只大蝴蝶,那只蝴蝶蓄势待发,要展翅高飞。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一群鸭子去跟老鹰学飞。这群鸭子也非常努力,从早上五点多就去学习了。你们笑什么?我就说个故事嘛,而且学到晚上有的
大家早。我们俗话常说,父慈子孝双亲乐,兄友弟恭满堂春,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泥土化黄金,所以兄弟和睦、兄弟团结,是一个家庭相当大的福分。所以我们上一节课跟大家谈到法昭禅师的这一首偈说到的,同气连枝各自荣
大家早上好。我们之前跟大家谈到父母慈爱孩子,应该如何把孩子教育好。一开始我们有提到,首先父母他要有正确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其实父母也好,当老师的也好,当领导的,以至于是长辈的身份,面对晚辈、面对学生
大家早安。今天没有拿错本子,所谓经一事,长一智。长一智就是,好事,就要把它的精神,或者是值得我们效法的人的风范、德行,我们深深把它记在心上,这是长一智;假如是错事,那就要提醒自己,事勿忙,忙多错,而且
大家早上好。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家和万事兴,人与人团结和睦,就能够把家、把社会、把团体都治理好。那家要和,那就要人懂得伦理,懂得本分,懂得付出,懂得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就能够有人
◎ 赖永海一如上一章所指出的,由于大乘佛教中的佛已被本体化,佛性在印度佛教中,是以一种抽象本体形式出现的,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完全中国化了的禅宗出现才告结束。而禅宗佛性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印度佛教中那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早安,早上好!大家很好学,最近常常听到学长在讲马来话。这个早安是Selamat pagi,午安是Selamat petang,晚安是Selamat malam。因为人不亲土亲
大家早。谢谢,谢谢。我们前两天都在讨论到立志的问题,师志如己志。立定此志,能坚定的、有恒的去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而我们立的志是效法孔子,效法圣人,所以从今往后,不管说话做事,甚至于是起心动念,
佛教与中国传统民俗◎ 广 行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仅限于伦理、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更与民俗有着紧密的联系。佛教融入民俗,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此才成为大众信仰而非仅是精英宗教。 佛教融入
◎ 佛 山那时,观世音菩萨从座上起身,向佛深行大礼后对佛说:世尊,回想起从前我经历的那些不可胜数的劫时,当时,有一位名叫观世音的佛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向他发露要修正等正觉的菩提心愿,这佛教导我从听闻思
◎ 任继愈中国是世界上佛教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之一,佛教在我国分为三大语系,分别为:汉传佛教(汉语系佛教)、藏传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汉传佛教: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
心经抉隐 前言伏以:实际理地,了无生佛之名;修持门中,方有凡圣之差。心性本净,因执取而烦惑丛生;妄相原空,由觉照而真常绝待。随缘不变,十界之升沉迥异;不变随缘,一心之体用无殊。虽此心此理含生共具,然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