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三集)
2024-10-24 09:27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前两集我们学习了中国精神十大纲领里面从一到六。一到三讲明德,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四到十是修德,明明德,这是我们修学的纲领,我们讲了四勿、五常和六和,我们现在从第七开始来看。七是讲:

【七治。】

『治』是调治,调治什么?调治七情。七情是《礼记o礼运篇》里面讲到的: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这是讲的七情,人的七种情执,或者说情绪,这七种情不用学自然就会的,叫弗学而能。这是因为从无始以来我们养成了习气,七情是我们的习气,所以天生下来好像就会,就会有喜怒哀惧爱恶欲。喜是讲喜悦,怒是愤怒、愤恨,哀是悲哀、忧伤,惧是恐惧、惊恐,爱是贪爱、爱恋,恶是厌恶,欲就是欲望。这七种情执是我们内心中带有的情绪,实际上是烦恼,都属于妄心的作用。《礼记》上讲的七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中医上也有七情的说法,叫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两种说法都是讲我们的情绪,大同小异。《礼记o礼运篇》里面告诉我们,『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这是人的这种情感。「何谓人义?」义就是我们说的道义,所谓「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情和义是相对的两个概念,情多那是烦恼多,往往义就会少。义是讲天理,以天理来制伏情欲,这个人就正了。我们后面会讲到十义,这里就不再多说。「礼运篇」还讲到人利和人患,「讲信修睦,谓之人利」,这是人得到的利益;「争夺相杀,谓之人患」,这是人的忧患。所以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人之情、什么是人之义、什么是人之利、什么是人之患,我们就知道应该怎么调治,应该如何来调我们的心,应该往哪个方向修。圣人立教,就是在我们人情、人义、人利、人患当中帮助我们调治取舍。所以「礼运篇」里面又讲到:

【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

「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圣人立教,是帮我们治『七情』,调治我们这七情的。让我们修十义,十义是性德流露,所以我们修十义这是修在性上,回归本性本善。讲信修睦,这是人之利;尚辞让,去争夺,这是去人之患,用什么来调治?用礼。所以儒家讲究礼教,以礼治身、治心。我们这里讲的七治,就是治我们七情的。「大学」,这也是《礼记》的一篇,里头就有说到类似的话,都是讲我们的七情。说「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或者说好乐(音耀),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个身实际上也是指心,因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都是指我们心理的活动,心里头有这些烦恼,则不得其正。忿懥是瞋恚,好乐是贪爱,恐惧、忧患是愚痴,贪瞋痴这三毒烦恼藏在我们心里,当然心就不得其正。心不得其正,身不得其修,那家也不齐,国也不治,天下也不得太平了。所以古人劝我们以修身为本,修身而后家齐、国治、天下平。修身怎么修?就是修我们的心。心中有这些贪瞋痴的烦恼,有七情五欲,当然不得其正。所以烦恼要调治、要降伏,不能让它起现行。

中医上也讲究烦恼,这是人的情执,不能太过,太过就不仅是心不得其正,身也会受损。像中医里面讲到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惊伤肾,这是讲到情执对身体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喜怒哀惧爱恶欲对我们身体有伤害,所以不能够太过。凡人,你说没有这种七情不可能,但是不能过,过了就伤害我们身心。因为身能否健康,源自于心理是不是健康,心能不能清净,心清净,身就健康。如果我们常常发脾气,肝就不好,怒伤肝,肝属木,一把火烧起来,把木头都烧掉了,怒伤肝,常常发脾气的,那就是我们讲肝火太旺,就损伤了肝。喜伤心,过喜、大喜对心就不好,会容易得心脏这方面的、心血管这方面的疾病。思伤脾,思,多思就伤我们的脾胃。所以往往知识分子常常有脾胃的毛病,一下子打一个大嗝,这脾胃有毛病的人常常会打嗝,更有甚者就会出现病症。这是什么?多思。多思跟我们情执里面哪个对应?对应好恶,一个人有好恶、有爱憎,这就会有很多思。思,你看心上有个田字,田是代表分别,有分别,还带有执着,这就伤脾胃。爱恶心重,这就是多思,爱憎分明的人,这个人往往脾胃弱。那是因为自己有私心,用自己的角度来判断别人的好丑、判断善恶,善的好的我们就爱,不好的我们就厌恶,爱恶都是从自私的角度上去出发的。

如何把爱恶降低?最好是放下。《大学》里面告诉我们,「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就是自己本身没有好恶,没有说我要喜欢什么东西,我喜欢谁,我不喜欢什么,我不喜欢谁,都没有。没有自己的好恶,完全是以民心为己心,视民如己。本来这宇宙是一体的,本来是人我不二,视民如己是应该的,本来就是要这样的。只有迷了的人,他才会把人和自己对立起来,才从自己角度上起这些爱憎好恶。现在没有自己、没有自私自利、没有私好,所以能够民之所好好之,你喜好的都是人民所喜好的。你没有私恶,没有自私的这种厌恶,所以民之所恶恶之,你以民之所恶为自己所恶。所恶的是什么?苦难,人民百姓有苦难,就好像你自己有苦难一样,你发心帮助人民解脱苦难,帮助人民得到安乐。安乐是民之所好,帮助百姓离苦得乐,这是你的使命。自己呢?自己没有了,完全跟百姓、跟一切众生同体,这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我了,这个人他就没什么好为自己着想的;有我的人,他常常想自己,多思,多思伤脾。忧悲伤肺,忧悲就是哀,喜怒哀惧的哀。常常忧恼悲伤的人,肺就不好。你看《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整天都哭,咳嗽,最后就是肺不行了,死于肺病。恐惊伤肾,恐惊是惧、恐惧,伤肾。

这些情执直接伤害身体,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或者是从调心的角度,都应该去除掉。实际上这些情执是因为有我,有我有私,有分别有执着,就会产生情执。情执就是执着,执着来自于分别,分别来自于起心动念,这些属于妄想,妄想分别执着都要断除。

《论语》里面孔子教我们,他是以身来教化,《论语》讲「子绝四」,孔子断绝了四样不好的东西,哪四样?「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就是没有,他放下了,放下什么?意、必、固、我这四个东西,这四个东西都是我们心中的烦恼。意是什么?心里头起的念头,起心动念就有意念,有意念就不能够率性,率性之谓道,他不能够回归到本性上。为什么?意念障碍住,有意念,后面就有必、固、我。必是什么?我必须要这样,这是偏见,不符合中庸之道。圣人教我们用中,所以不能够偏,一定要怎么样,这是执着,执着就不能用中,所以要毋必。毋固,固是固执,我们讲这个人不能变通,很固执,固执己见,这也是执着。

毋我,我是对自我的一种执着,我执。一般人都执着身是我,把这个身体就当作我,这是我执,执着的一种。孔子他把我执放下了,知道身不是我,他在《周易o系辞传》里面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他说我们身体是怎么来的?精气为物,父精母血结合在一起,成为了我们这个肉体,我们肉体是从受精卵慢慢长大的,是这么一个东西。这个物跟我们的游魂结合。游魂是灵魂,实在讲灵魂并不灵,如果灵,它不会投胎做人,做人多辛苦,所以它就不灵,它是游魂。游魂它怎么?它飘荡在虚空当中,遇到了父母的缘就投胎,这游魂为变。肉体加上我们的魂魄,两部分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我,这个我并不真实,所以为变,是变来变去的。在轮回当中,一下变人身,一下变猪身,一下变天身,一下变鬼身,变来变去,六道轮回,没有说真正有个我在。就我现在这个身体也是剎那生灭。我们现在讲新陈代谢,我们全身的细胞、血液,七年就全部换一次新的,七年前的我根本都不存在,全变了、没有了,代谢掉了,七年以后的我是个新我。实在讲,我们的细胞天天在生灭,在新陈代谢,甚至一秒钟跟一秒钟都不一样,这个我就变了,所以游魂为变,讲得太好了。一般来讲,知道身不是我,以为这个魂是我,魂不变,魂去到处投胎,不断变换新的身体,这比那个把身误认为我的认识要高一点,但是还不是真的,真相还没搞清楚。那个游魂也不是我,游魂是迷了之后产生的现象,真正的我是什么?整个宇宙是真我,一体的我,我们前面讲的第一条,一体,这个一体才是真我。

我们修学,首先要断这些执着,所以称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些意必固我的烦恼,错误的知见,叫见思烦恼,这些烦恼跟修道是相悖的,所以我们要放下,时时警觉,不能起意必固我这些烦恼。进而慢慢提升,念头都放下。所以孔子的境界,到七十岁功夫到家了,他从心所欲不踰矩,所谓无往而不率性,连这个毋字都没有了。毋意必固我,这个毋都没有,就是连要放下这些烦恼的念头都没有了。你想放下,还是执着,还是分别,连放下的念头都放下,真叫率性了。

七情里面最后一个是欲,我们刚才讲到喜怒哀惧爱恶,爱恶属于思,思伤脾。欲,这个欲伤害身体所有的部分,多欲的人必定是身体不健康,所以儒释道三家都劝人要少欲,要断欲。儒家讲「欲不可纵」,儒家讲得没那么彻底,告诉我们欲不要增加就好,不要去纵欲。因为凡人不可能没有欲,儒家是入世的,面对的大众,教学的对象是凡人,凡人多,所以讲欲不可纵,你要收敛就行了。

道家,道家讲得比较进一步,《道德经》里面讲到「少思寡欲」,我们的欲望不仅不能够纵,还要寡欲,寡欲是减少,不仅不能增加。儒家讲不能增加,不能纵,但是道家说要减少。欲是来自于私,私心,所以私心要减少,欲望也要淡寡,最后到无欲。《道德经》又讲,圣人云:「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没有欲望,人民百姓也都自然变得纯朴、质朴。为什么?我感化了百姓,我没有欲望,百姓的欲望也自然减少,欲望减少了,他自然就纯朴。多欲的人心里自然就很多的思虑,心就自私自利,各种不好的想法就多,就不纯朴了。道家也讲到知本,以修身为本,你看他这里讲我无欲。我是谁?就是自己,他不一定是指天子,或者是国王,就是个平民老百姓也行。我自己没有欲望,你要知道整个天下是我心所变现的,我无欲了,看到这天下万民自自然然也就清心寡欲,质朴了。所以圣人都反求诸己,不求外境。

佛家讲得就更彻底,直截了当告诉我们,「欲为苦本」,你有欲望就有苦,欲是苦的根源,所以你要离苦得乐,必须断欲。欲有一丝毫,那是苦的因,要斩除干净。我们一般讲五欲,五种欲,这一般凡人都有的,所谓「财色名食睡」,佛家讲,这五欲是「地狱五条根」,你有这个欲望,就有地狱的因,那一定得断。五欲当中以色欲,就是男女之欲最难断,最难断也要断。佛家《楞严经》里告诉我们,「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我们如果还有一点欲,心就不清净,想要出三界六道,出尘,尘是指三界六道,三界尘劳,那出不去。轮回根本就是爱欲。所以佛教导修行人,「必使淫机,身心俱断」,一定要把这个淫欲心断除干干净净,不仅身淫要断,心淫也要断,念头都不能有。真正离欲,你就证果,阿罗汉叫离欲阿罗汉,没有一点欲望,他真的心清净,连根都没了,斩草除根。

我们一般讲中华传统文化还是以儒家为主,佛家要求更高,对一般人而言,要求欲不可纵,所谓以礼治欲。朱熹朱夫子讲的「存天理,灭人欲」,儒家也讲究治断,断除欲望。但是灭人欲,这个灭是伏灭,不是真正的断灭,它还有根在,就是不让它起现行,你就能成圣成贤了。

明朝时候有一位学者叫刘理顺,他在还没有成名之前,已经是一个品学兼优的青年,他曾经受聘在一家富人家里做家教,做私塾先生。主人非常器重他,敬佩他的德行学问,所以从家里挑了一个聪明漂亮的丫鬟来日夜伺候刘理顺,让这个丫鬟搬到刘理顺房间里住。主人意思是想把这个丫鬟送给刘理顺,让她能够终身服侍他。可是三年之后,刘理顺要上京赶考,就准备辞去家教的工作。临行前他跟主人道谢,说在这里住了三年,感谢主人对我的照顾,还专门派了个丫鬟来服侍我,现在我要离开了,请你把这个女孩子领回去,给她选择婚配。主人听了就不高兴,说这丫鬟已经服侍你三年,感情应该很深厚了,还是请你带回去做侍妾,怎么说还要去给她婚配?刘理顺没有接受,说主人你是不是以为我是好色之徒?这个女孩确实长得很漂亮,而且照顾我三年,跟我住在一起,可是我对这个女孩只有感恩的心,从来没有侵犯侮辱过她。我是读圣贤书的人,怎么可以违背礼教,还未娶正室,而先有侍妾?万万不可。主人听了之后,看到刘理顺正气凛然的样子,有点半信半疑,他觉得哪能说美色当前而不乱的?于是就请人来查问这个女孩,并且验身,证实这个女孩确确实实是清白的。于是主人对刘理顺先生非常敬佩,赞叹他是一个有冰清玉洁的操守的人。刘理顺后来上京赶考考中状元,成为了受人敬重的理学大师,他的品德学问堪称君子。

圣贤的学问,不是只在言语上、文字上,真正他能够以礼治欲,存天理,灭人欲,这才是真实的学问。我们现在看到,学生在求学期间就卷入男女之情当中,看到了刘理顺的例子,我们能不惭愧吗?特别是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圣贤教育的,如果连自己的欲望都不能够克制,那还谈什么求学?所以七情五欲要调治、要断除,这些都是我们心性的障碍。

《中庸》里面也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中庸》用这四种情执来代表,它也代表七情,这些情感一般人当然会发。喜怒哀乐之未发叫中,这个话怎么解,未发是不是就不发?喜怒哀乐的一点感情都没有,那不成了木头吗,怎么能够说是圣人?圣人也有喜怒哀乐的时候,你看孔子他是圣人,他也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样子。你说喜,他也有欢喜的时候,孔子他也讲,「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们对于父母的年岁不能够不知道,特别是对上了年纪的父母,我们要密切留意。古人讲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现在父母还在世,这是值得庆幸、值得欢喜的,但是同时也要有恐惧心,要及早尽孝,不能等,怕将来父母百年之后,不在人世,我们想尽孝都不能了,所以有喜有惧。喜和惧,这不是七情吗?孔子也有。

你说怒,圣贤也会有怒的时候,但是他能做到不迁怒。不迁怒,不是说他没有怒,只是他不迁怒,迁是迁移。朱子朱熹他解释迁怒,就是我怒向甲,我就不能够移向乙,这就不迁怒。这样讲法当然容易懂,但比较浅。深一点讲,就是当有怒起来的时候,遇到不顺心了,立刻有瞋恚,然后你能立刻把它降伏克制,不让它相续,这也是不迁怒。前念刚起一个怒的念头,后念就把它制伏住,不让怒迁移到第二念,这叫不迁怒。这谁能做到?颜回做到,孔子讲的,「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这好学他能做到。

还有喜怒哀乐的哀,颜回死的时候,孔子非常的哀痛,「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噫是伤痛的声音,唉声叹气,说天丧我。因为什么?颜回是孔子的真正传人,颜回早于孔子而逝,孔子觉得自己的圣贤血脉没人继承,所以发出如此悲痛的叹息,这是哀。

还有乐,乐就更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乐。颜回能够箪食、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孔子本人也能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是圣人生活非常的简单,吃饭都是吃素菜,饭疏食,非常清淡;饮水,喝的是水,不喝汤,更不喝酒;曲肱而枕之,睡觉连枕头都没有,把手臂曲起来当枕头睡,生活极其简单,乐亦在其中矣,他就很乐。孔子自己说自己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也乐。

所以喜怒哀乐不是说不能有,但是他有而能用中。为什么能用中?因为孔子喜怒哀乐都不是为自己,他都是为人,为天下苍生,为教化,这都是教育者的表演。就好像一个唱戏的,上台他表演出喜怒哀乐的样子,他心里是不是真会有喜怒哀乐?不是。表演出来做给别人看,让人家看了这个表演他就明白了,知道孔子喜什么、乐什么。这是什么?圣人劝导我们,以什么为喜乐,以什么为哀,以什么为乐。孔子所喜乐的,那是真正向学圣贤之道的喜乐。哀的是什么?哀痛圣贤法脉不能继承下去,这是可哀。怒是什么?他对于不善才会表现怒容。忧什么?忧的是自己不能够改过。孔子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孔子的忧。所以,喜怒哀惧爱恶欲,统统都是做表演,教导人们的。

他有喜怒哀乐的时候,他心会不会随着喜怒哀乐而漂浮?没有,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时候,这是讲喜怒哀乐不到之地。喜怒哀乐都是我们的情感,是我们意识心当中产生的,意识心不能到的地方,就叫中,中是指自性。意识心缘不到自性,所以叫「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但是这个喜怒哀乐它有发的时候,一发起来皆中节,中节是什么?随顺着性德,这就是讲修,修德。「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是讲究的修德,讲明明德,以修德合性德,所谓的「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这叫和。所以中节就是用中,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讲我们修德。「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大本就是讲的自性,这是大根本,一切宇宙现象都从这个根本流出来。所以中,我们就明白它是宇宙的本体,那是喜怒哀乐这些情执、意识达不到的地方,我们六根没办法缘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个和就是讲我们修德,天下之达道,道就像道路,通过修德,证我们的性德,这叫明明德。

所以调治七情,不是说我们完全就不用七情,而是我们发而皆中节。这个中节是什么?全没有自己,全没有分别执着,完全是随顺一切众生而表演出来的七情,这叫发而皆中节。《楞严经》上有句经文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叫发而皆中节,发与不发,他的心都没有动,心都是清净的,那都是众生有感他有应。就像江本胜博士,日本的科学家,做的水实验那样,当我们心产生一个好的念头,感应的水的结晶就变得很漂亮、很美;当我们的心很恶劣的时候,恶念感应的水结晶就很丑陋。水本身,你说它有没有意识,它有没有分别执着?没有,可是它有发,发出美好和丑陋的这种形象,这叫发而皆中节。发而未发、未发而发,发和不发是同时的,我们看到它有发,它实际上没有发,它是随着我们的心而发,我们的心是能感,它是能应,只是感应道交而已。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中庸。七情我们就讲到这。下面讲:

【八德。】

『八德』是: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儒家经过千百年来不断的归纳总结,形成的八种根本德行,『八德』,这种说法到宋代确立起来。八德我们大家都比较了解,我们只是简单的讲一讲这些德目,就不再举例说八德了。大家可以去读一读《八德故事》,这里面讲到了这些德行古代的很多例子,非常生动。

『孝』,你看金文里面这个古字,上面是个老人,下面是个孩子,孩子背着父母,这是讲儿女能承养父母,能够顺父母意,这是讲孝,所以善事父母者谓之孝。我们讲的孝,实际上不仅要对父母,也要包含对一切人、一切众生,因为孝涵盖的意思太广,它是指一体的意思,这里我们就不再展开来讲。这是中华道统的大根大本,儒释道三家皆以孝为根本,如果不孝,不可能有成就。

第二个德目是『悌』,悌是从心从弟,竖心边一个弟字,它的本意是善兄弟。你看,心中有弟,这个弟是代表兄弟,就讲兄弟之间彼此要诚心的相互友爱。这个弟也有次第的意思,这意味什么?有长幼之分,长幼有序,「兄道友,弟道恭」,兄长要爱护、友爱弟弟,弟弟要恭顺兄长,这是讲的悌道。从对兄弟的爱护扩展到对一切人的爱护,对兄长的恭敬扩展到对一切长辈的恭敬,尤其是对老师,这师道。师道是建立在孝道基础上,没有孝道就没有师道,师道就是学生对老师恭顺奉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孝亲尊师,这是中华文化大根大本。

第三个德目是『忠』,忠是心上一个中字。这个中是不偏不倚之意,正直的意思。心不偏不倚,也就是能够对我们的工作尽心尽力、认真负责,这是讲敬事、敬领导、敬业。

第四个德目是『信』,信是人字旁一个言字,人之言为信。言乃心声,心一定要有诚,言才能有信。诚先要对自己诚,不自欺才会不欺人。所以信,那个心是讲究的诚。

第五个德目『礼』,礼的左边是个示字,示,古代是做为奉祀神灵来讲,「礼」的右部分是奉祀行礼的器具。所以礼是代表什么?把祭器摆设在神桌上来奉祀神灵,这叫礼。礼重视的是要落实,礼者履也,履是讲什么?履行、践履,就是实践,我们一定要去做。我们最根本的一个礼就是《弟子规》,还有我们恩师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作过《常礼举要》这本小册子,告诉我们基本的礼。人要是懂得礼,他就能够受大家的欢迎;一个人如果说是没礼、无礼,没有礼貌,必定受人厌恶。礼是表象、是行为,心地上是敬,「礼者,敬而已矣」。

第六个德目是『义』,义是我上面有个羊字,我是讲自己,羊是善祥的意思,吉祥。这是说于我所表现的善祥叫义,我要能够做到该做的事,自然就得到吉祥。所以「义者宜也」,该做的我们能做到,这才能得到吉祥;不该做的绝对不做。义,在《说文》里面也讲到,「己之威仪」,就是我们自己所表现的气质、举止、威仪,这些也叫义。表现出来的气质威仪是我们心的体现,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内心里要有正义,自自然然表现在外面就有君子的气质风范。

第七个德目是『廉』,廉是广字头下面一个兼字,是形声,从广,兼声。它的本意作平仄的仄字讲,是讲倾斜的意思。广字头一般都是讲房屋,这个廉是指房屋侧边,房屋的侧边是跟大堂连在一起的。堂屋的两侧一般都以一些石、砖,把它修得很平整,两侧高耸、平整,这代表人的行为高洁。所以廉的引申义就是气节清高,品行俊杰,是讲高尚的操守。我们常常讲清廉、廉洁、廉明、廉政,这些都是讲操守。如果是贪婪,贪赃枉法,这就不廉。所以廉最重要的是断贪,宁愿渴死,也不饮盗泉之水,宁愿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这是古人的操守。

像我们之前讲到的「杨震四知」,这就是廉,绝对不贪。为什么他能够做到廉?因为他无私,他大公无私,自然就能做到廉。要大公无私,他要明理。最殊胜的,就是明白宇宙一切万物与我一体这个理,知道整个宇宙都是我的,就是我,我还贪个什么?所以孔子讲,君子「欲仁而得仁,又焉贪?」我们想得到仁,要证入仁体的境界,这个境界是什么?物我同体、人我不二,那有什么可贪,全都是自己,还贪什么?这是最殊胜的。还贪,因为没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大学》里讲知之至也,「此谓知之至也」,你知道最究竟的圆满的道理,你自然就放下,放下贪瞋痴这些烦恼,自然就廉,自然就能仁了。

不能这样看破放下,那要明白因果,了解「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该是你的,它迟早能来,不该是你的,你贪求也求不到。更何况贪求来的也不是你的,你想想,你要死的时候连身体都带不走,你能带走什么,哪一样东西是你的?所以何必去贪?能懂得这个因果的道理,他也能做到廉。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既然万般带不去,我何必要贪?既然唯有业随身,我为什么不修善业,为什么不利用我现在的机会来修善业?譬如说做官的,公门里面好修行,你做官为百姓造福,那你就是修大善业。古人选任官吏,他用两个标准,一个是孝,一个是廉,叫举孝廉。一个人能够对父母尽孝,他自然对国家对人民尽忠,所谓「忠臣出孝子之门」。因为孝子对父母的心是孝敬心,他出来为国家人民服务,他也能够用这颗孝敬心去服务,这个心就叫忠心。只是服务的对象不同,心是一样的,所以孝心跟忠心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一个人能廉洁有操守,他就不贪污、不腐化、不堕落。所以举孝廉就能够选出好官,他能够尽忠职守、廉洁奉公,他能够尽心尽力做好他的事情。一个人能尽心尽力,自自然然就能把事情做好,那就是万民之福。

第八个德目是『耻』,耻是耳朵边一个心字,是讲的羞愧的心,所以它有个心字。耳是听闻的器官,当我们听到自己过失的时候,一般会面红耳赤,所以羞愧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面红耳赤,心里羞愧耳朵就红了。所以耻字一边是耳、一边是心,这是代表羞愧、惭愧的意思。人有惭愧心,这是有良心,他能得救,没有良心、没有惭愧心的人没救。耻心就是惭愧心,闻自己过,心生惭愧,这叫知耻。《中庸》上讲「知耻近乎勇」,你能知耻,就能够勇于改过。所以孟子讲「耻之于人大矣」,大是讲重要,耻心对人很重要。所谓「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一个人他真有羞耻心,他自然能断恶修善,如果羞耻心没有了,这个人就是禽兽。知耻是属于人的良知,这个良知人人本有,只是我们能不能够致良知。《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致知就是致良知,处处能够用我们的良知,这个人不就是圣贤吗?

「致良知」的学说是明朝王阳明先生提出来的,当时他提出来,还有的人不以为然。这是有这么一个典故,有一次阳明先生外出,不幸被盗贼劫持。后来盗贼得知他就是王阳明先生,对他肃然起敬,也知道他的学说,就问他:「你讲的人人都有良知,我们这些盗贼杀人不眨眼,你说我们也有良知吗?」阳明先生说:「肯定有。」盗贼就问:「那你怎么证明,你能不能证明给我看,我有良知?」阳明先生就说:「那行,你就照着我话来做,我就给你做证明。」这盗贼答应了。然后王阳明就告诉他:「你现在把外衣脱掉。」脱了。「把那个内衣也脱掉。」脱了。「裤子脱掉。」一层层的脱,脱到最后剩一条裤衩了。最后还要他脱,盗贼说:「不行,不能再脱了。」王阳明说:「你看看,这就是你们的良知。」什么?你知耻,盗贼也知耻,所以盗贼也有良知。只是我们在待人处事接物当中没有去用我们的良知,就不能致知,不能致知,所以不能诚意、不能正心、不能修身。所以这个耻心很重要。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就给大家简单的汇报到此。下面来看第九条:

【九思。】

《论语》上面讲: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这九个思惟。这九种思惟属于正思惟,这心用得正。我们讲凡人肯定有分别执着,他有思,但是这个思要用得正。这个正是什么?与自性性德相应,这是用得正。孔子已经放下了意必固我,我们相信他已经断了执着,可是他有分别、有思惟,有思惟要用得正就行了。最后要把思惟都断掉,那就是大圣人,大圣人他能做到「从心所欲不踰矩」,他能做到「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他不用起心动念就能够教化一切众生,道家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这个境界很高,我们做不到;从九思做起,这也称为君子。

『视思明、听思聪』,这是讲君子面对外境,眼睛看到这些事物,要问自己是否看得明白,耳听到外面的声音,是否听得清楚。视听不能有错误,特别是看要看穿表面,看到本质,听要从人家的言语当中听到言外之意,这是所谓的耳聪目明。像孔子到卫国,他击磬,击磬的时候,有一位高人听到孔子击磬的声音,就知道孔子的心理。这个高人就听思聪,耳很聪利,那是什么?心是很清净的。因为心不清净,他看也看不清,听也听不明。我们的心就像水一样,如果是风平浪静的湖水,它能够反映出外面所有的事物,这个湖边的柳树、走到湖边的人,都能够照得清清楚楚。这什么?它平静,所以能照得清楚。我们的心要是波浪起伏,像这湖水,风很大,吹得波浪很大,那也就照不清楚。这心动得太厉害了,不清净,就视不明、听不聪。所以视思明,听思聪,重要的是我们的心要清净,所谓心如止水,那就自然六根聪利。所以这是教我们养心。

『色思温、貌思恭』,这是讲君子与人交往要考虑到自己的颜色必须温和,容貌必须谦恭,所谓的「温良恭俭让」。温是温和,温和没有戾气,让人跟你在一起不会感觉到很大压力。所谓「上善若水」,水能利于万物而不争。他能柔顺,你感觉到跟他在一起很舒服,很欢喜。他对人又很谦恭。容貌是内心的反映,「诚于中而形于外」,内心有恭敬,自然外表就有恭敬的形态,不是造作出来的。

『言思忠、事思敬』,我们说话必须忠实、诚实,讲究诚信。思是我们要作意,因为君子还没到达不起心不动念的境界,他要动念头,动念都是正的。所以意在言先,说话立刻提起念头想到,我这话该不该说,说出来自己能不能做得到?所以孔子讲的古之人,「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说话不说则已,说到必须做到,做不到就不说。为什么不说?怕自己做不到。另外我们说这话,立刻想到会不会伤害人,如果伤害人,绝对不说。意在言先,所谓三思而后言、三思而后行。事思敬,就是办事必须敬事、认真,办事不苟且不马虎,认认真真,这是敬事敬业,一切都恭敬,人事物没有不恭敬的。自己稍微马虎一点,这就不敬事,不敬事那就损害自己的德行。

底下三条,『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是什么?帮助我们断烦恼,我们自己常常反省有什么样的过失,要防非止恶。疑是遇事有疑惑,自己不能解决,犹豫不决,这时候需要问人。问都要问明白人,问真正有德行有学问的仁人君子。因为我们不问,那就永远愚痴,陷在愚痴当中,所以疑思问是断我们的愚痴。忿思难,遇事的时候要是起了愤怒,这是瞋恚,立刻要想到,我这脾气要发出来我不能忍耐,那就会跟人结怨,跟人结怨就会有难,将来会遭灾难。特别是在愤怒的时候随便讲话,所谓祸从口出,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你发一顿牢骚,听的人就怀恨在心,你跟人家就结了怨恨,这就是灾难。将来人家伺机报复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对我这样。见得思义,得是我们得到利益的时候,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现前,我们要马上想到合不合乎义理,该不该接受?如果不符合道义,不如理不如法,我们就不能接受,这是断我们的贪。所以,疑思问断痴,忿思难断瞋,见得思义断贪,断贪瞋痴三毒烦恼。

这是讲君子的修为,『九思』,全在我们心念上做功夫,真正防非止恶,改过迁善。像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从每一天反省,到逐渐逐渐每时每刻都在反省,功夫不断长进,正思惟愈来愈强大,这就把烦恼克服住,克服久了,这叫克己复礼。克服久了,烦恼就不起来,就断了,自自然然就断掉,那就回归本性本善。下面看最后一条,第十:

【十义。】

十义也是《礼记o礼运篇》里讲的,刚才我们提到:

【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这是讲五伦的关系。五伦是道,什么叫道?自然之理这是道,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不是人后天发明的,本来就是这样的,叫道。道在我们的人世间就有人伦的关系。伦是讲关系,在人与人之间来讲有五伦,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这也是伦,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也是伦。所以伦叫伦理,伦理是在关系当中有些什么道理,自然之理,这叫伦,这也叫道。儒家讲究人伦,所以讲五伦,五伦是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五伦是凡是人都会有的,免不了的。你一出生就肯定有父子、有兄弟,兄弟不一定是亲生同胞兄弟,也可以是堂兄弟、表兄弟。不仅人有五伦,动物里头都会有五伦。你说一只羊,羊牠也有父子,牠有牠爸爸妈妈,牠也有兄弟姐妹,都有,也会有夫妇,也会有君臣和朋友。君臣是什么?君是领导,带头的,一群羊里头带头的那只羊就是君,后头跟着的那些,跟着跑的那群羊那就是臣。那群羊彼此就是朋友,大家在一起。你看动物里都有五伦,更何况人?所以这不是人为创造的,它是自然的关系,这是属于道。在这个自然的关系当中,我们应该如何随顺自然、随顺道,这就是德。德得修,《中庸》里讲「修道之谓教」,圣人立教,教我们敦五伦、修十义。

敦伦尽分,也就是在这个五伦关系当中,我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譬如说你是父亲,父要慈,父母对儿女要慈爱,慈爱最重要的不仅是养他们,更要教他们,教他们伦理、道德、因果,教他们如何做人,甚至教他们成圣成贤,这是真正的慈。子包括儿女(父是父母,说到父就包括父母,说到子就包括儿女),儿女要尽孝,要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还要养父母之志。《孝经》里讲的孝有三层次,「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小孝是养父母之身;中孝是事君,能够不辱亲,不辱门楣,你能够奉公守法,你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孝;大孝,最终极的是立身行道,成圣成贤,扬名后世,而且你能够帮助父母也学圣学贤,这是大孝。『父慈、子孝』,父子之间的亲爱是仁爱的原点,圣人不过是把父子有亲这分天性的亲爱保持一生不改,并且能够推广对一切人都这样的去孝敬亲爱,这个人就是圣人。所以孟子讲,「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兄良、弟弟』,这就是兄友弟恭,兄弟之间互相关怀照顾。兄爱弟,弟顺兄,对兄长要恭顺。

『夫义、妇听』,这讲夫妇这一伦,这是人伦之始,有夫妇才会有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夫妇这伦讲究的是道义、恩义、情义,互相能温顺合作,就是听的意思,夫义妇听。夫义,不是说只有做丈夫的才有义,做太太就不要有义,不是。这是中国古文字简单,夫和妇都要有义,夫和妇都要有听,夫妇互相彼此都要有义有听。义是讲究道义恩义情义,听就是温顺合作。

『长惠、幼顺』,长辈与幼辈,年长者跟年幼者,不仅包括兄弟、父子,也包括在社会上我们的朋友,包括君臣,只要有年龄上的、地位上的、名望上的长幼之分,我们就要做到长惠幼顺。年长的、位高的,对于年幼的、位低的人要有恩惠,要爱他们,关怀他们;年幼的、处在下位的,对于年长者、上位者要恭顺。这都是孝悌的延伸。

君和臣之间,这是讲领导和被领导。君不一定说非得指国家领导人,单指这个,不是,君是一切团体里面的领导。一个企业有它的领导,老板是君;一个学校,校长是君;一个班里头,老师是君。只要有团体,就有君臣,被领导的下属要服从领导,这是忠;领导要关爱下属,这是仁。这也是互相感应,『君』对臣以『仁』,『臣』事君以『忠』;君不仁臣就不忠,臣不忠君也很难仁,所以这都是相对的。这叫十义,义是讲义务,我们在人伦关系当中必须要尽到这十义,义务。

清朝陈宏谋先生,这是乾隆年间的进士,他编过一本《五种遗规》,搜集了儒家自古以来的典籍,分为五大类。第一个就是「养正遗规」,里面他有说到,「学也者,所以学为人也。天下无伦外之人,故自无伦外之学」。我们学,学者,现在讲学习中华文化,学什么?就是学做人,不是学别的。你要把它当作一门知识来学,跟你做人割断,那不是真学,你没入,你学的是皮毛。学是学做人,天下无伦外之人,每个人肯定在五伦关系当中,所以你学什么?就是学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你都要学。学习处理好这些关系,这就是学德。五伦是道,随顺道是德,所以学问也没有伦外之学。

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当然学可以深入、可以广博。《中庸》里面讲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是讲我们学,学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是求学穷理,对道理我们要明白透彻。这是四桩事情,学、问、思、辨,为了穷理,为了把道理都搞清楚。搞清楚之后,更重要的是笃行,笃行是什么?就是修身、处事、接物,把我们所学的、所明白的道理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这叫实学。

我们恩师曾经讲过,说儒家四书五经、十三经,乃至《四库全书》,都教我们什么?穷理的,把道理搞清楚。圣人之学,我们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但是如果没有笃行,这个学都是空中楼阁,不是实学。要笃行起来,就落实在《弟子规》上。行门愈专精愈好,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解门是愈广博愈好,道理明白愈透彻愈好,帮助你行得更得力。所以《弟子规》是行门的总纲。解门上来讲,刚才我们这六个小时的讲课里头讲的中国精神、中华道统,可以做为解门的总纲。这是我们做的一个粗浅的归纳,当然可能有更好的。

我们恩师讲,如果你把四书五经、十三经,乃至《四库全书》,放在天平的左边,《弟子规》打印出来可能就一张纸,放在右边,这个天平是平衡的,两边分量相同。为什么?一边是解门,一边是行门,解行并重才行。有解无行,那就是《弟子规》里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当然也不能够有行无解,那就成了「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行也行不到,走偏差了。所以解行是并重的。《弟子规》是地基,我们要求解,也要有行,解才能够提升。解的程度跟你的行的程度是相应,行得愈得力,解得愈高、悟得愈深;你解得愈高、悟得愈深,又帮助你行得更加得力,相辅相成的。

我们所归纳的这十条纲目,可以说着重在行门上,当然行中有解、解中有行,解得一分就行得一分。解就好像人的双眼看着方向,行好像人的双腿走路,看准方向,就朝那个目标去前进。不能够坐视不行,要行,要走路。有两个眼睛、没两个腿不行,光有腿、没眼睛也不行,搞不清方向。所以眼要看得清,腿要行得力,直向圣贤境界上迈步,勇猛精进,成就圣道,回归一体。

中国精神,归纳起来这十条纲目,说十,这个十是代表圆满。实在讲,中国精神博大精深,涵盖太广,绝对不是用十条就可以概括得了。这十条是十大类,每一条里面都涵盖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每一类包含其它九类,一即是十,十即是一,所谓一多不二。一条达到了,其它九条也都达到,都圆满;有一条没做到,这十条统统没做到。这十条相辅相成、相融互摄,大分成为两类,一类是性德,一类是修德,但是性修又是不二,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孝字,孝一个字就代表了十,十条圆满。再展开,可以说整个儒释道所有的典籍都是讲这十条,这是我们应该明白的道理。

如果说中国精神是什么?我们可以跟他详细讲,用这十条纲目;如果是简约一点,可以做个归纳,我们恩师有提到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把我们这十条都涵盖了;再简单,就是孝悌,「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之道就是中华道统,圣贤道统,孝悌而已矣;再简单,就是个孝字。你看,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们具体落实,必须是落实到修身上,落实到笃行上。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行门,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的做法上,各个人以修身为本;但是要治国平天下,还需要有个基本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家,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家是中国精神的载体。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家已经不是古人所说的家了,现在我们看到两口子结了婚,生儿育女,这三口之家、四口之家,这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古人所说的家是几代同堂的家,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明朝郑濂的家族,一个家七代同堂,一千多口,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家。现在这个家都被打破了。古人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面,他能够修身齐家,使家里能够和谐,那他出来当然能够治国平天下。国、天下是以家为单位的,家是人的团体,人与人之间共住的团体。家是国家的细胞,这些细胞、各个器官都和谐了,国也和谐,天下也太平。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复兴家、复兴家文化,这是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落实的一个要素、载体。

家,它有四大要素组成,家道、家风、家学、家业。家道是讲五伦之道;家风是讲伦理道德,五伦是道,五常、四维、八德是德,是家风,概括来讲就是孝悌之风;家学,中华传统文化以孔孟之学为主,也兼收并蓄,所以应该涵盖儒释道;家业是这家庭里面从事的事业,利国利民的事业。所以这四大要素,家道、家风、家学、家业,是构成一个家不可或缺的要素。

我们现在想到,像古人那样以血缘关系建立的家现在很难重建,这是事实。怎么办?我们恩师提出来,不一定要以血缘关系建立家,可以以企业,可以以团体、单位来做为复兴家文化的载体。最好办的是企业,企业家在企业里面可以落实家道、家风。家道是五伦,企业里面老板跟员工在一起,大家是一家人,老板像父母一样,对员工像爱自己儿女一样,你看有父慈子孝。老板是除了做父母的角色,还要做领导的角色,领导是君,有君臣的关系。还要做老师,老师是教导他们,教什么?教家风、家学,教他们做人做事。先做人,再做事,人做好了,事也能做好。所以五伦之道可以在企业里落实。

五伦里面有兄弟、有朋友,这个好理解,员工大家在一起,同辈的人就好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的爱护关怀,朋友互相的信任、互助合作。还有夫妇这伦怎么解?古人讲的男主外、女主内,一个家里面夫妇各有其职,所谓男女有别,别是分别,不同的使命、不同的工作,男的主外,女的主内。主外的是经济来源,主内的是相夫教子,特别是教养后代,使家道、家风、家学、家业真有传人。否则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传人、没有后人的,这是大不孝。一个企业、一个团体里面,必定有人主外、有人主内,不一定要讲男女,男女都可以。主外的人,为企业做业务的,跑外的,他养活企业,这是家业。主内的,包括行政,特别是教学,企业老板他要请老师专门教导员工,我们讲辅导员。最好什么?企业天天学习,搞好家学,这才能落实家道、家风,把伦理道德做出来。所以中华传统文化天天得讲、天天得学习,这样学而时习之就不亦悦乎,大家都欢欢喜喜。

企业它也是个学校,老板不仅是领导,他也是老师,他有教导员工的义务。大家一起来志同道合,从事利国利民的事业,挣得的钱不是光为自己享用,真正是回馈社会,帮助大众。这是《大学》里讲的,「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我们用,要用我们的财来彰显我们的德,所以「仁者以财发身」,这是以财用于修德。王阳明先生讲过,「商贾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贤」,做商人的、做老板的,也能够成圣成贤,他赚钱不妨碍他成圣成贤,他只要用得正,不为自己而真正利国利民,这就是圣贤,这个家业要传承下去。

刚才我们用企业做为例子,讲如何来恢复、重建中华道统里头的家文化。能修身,就能齐家,能够治国平天下,所以家是中国精神的载体。不仅是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任何的社团,大家聚集在一起,有几个人,这就是一个团体,就应该落实中华道统、中国精神。而这当中最重要的是从我做起,我不要求别人做,我自己要做,这是知本。自己做到了,正己化人,你就能够感化别人,你就能够齐家,进而能够治国平天下。为什么?因为天下是你自己。你证入这个境界,你就回归一体了,这个中华精神、中华圣贤道统,你就能够圆圆满满实现,成圣成贤。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跟大家汇报圆满。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End

中国佛教第一僧 朱士行

◎无 碍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

新时代下中国佛教慈善的特点

明生法师慈善是学佛的根本,要成为佛教徒生命的全部  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委员会的主任,我有责任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我觉得做慈善工作是我们佛教徒学佛的根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在利生,也就是说弘

给精神导师的劝告

◎ 班迪达对任何有抱负成为传教师或禅修老师的人而言,这一点相当重要──在与学生的联系上,要练习明辨深思,如果与他们有任何关系,须谨记永远要跟随佛陀的脚步,以大慈悲为动机。与正在接受帮助的人变得太亲近或

对治中国人通病的佛法

◎ 太 虚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部大医书,种种的病理医方,无不载明。又如一爿大药铺,种种的药材药品无不备蓄。但医药

李炳南:孝是中国人的根性

中国的古训夫孝德之本也百行孝为先这一类的话很多,不能枚举,只就这两句上看,便知做人的根本是个孝字。父母活著的奉养,死了的丧葬,都要尽上十二分力量去办,这也不算完事,还得永远的祭祀,才觉孝道无亏。佛教讲

李炳南:释迦佛有没有在中国现身教化?

问:释迦佛有没有在中国现身教化呢?(林秀艳)答:释尊法身,遍满虚空,娑婆世界,处处应现,不过我辈凡夫,睹面不识。隋朝智者大师,人以释迦呼之,此其显者,暗示者则不知凡几矣。再者,释尊之舍利,与众圣典记律

高贵,一个人的精神风骨

高贵,一个人的精神风骨康 娜有品者高,有金者贵。高贵是一种情怀,是一个人在精神气质上的富足。高贵者不对位卑者颐指气使,也不对位尊者奴颜婢膝,随和而不随意,忠诚而不谄媚,即不仰望,也不俯视,以平视的角度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倓虚大师明末清初时,有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即宝华山,)专事宏律。三昧老人,从行门入手,一生持律谨严!临终时,前三天预知时至,鸣楗槌,集众方丈,取紫衣戒本,当众将华山法

汉明帝夜梦金人,佛法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缘起

汉明帝夜梦金人,是佛法正式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的缘起。这在《后汉书》里都有记载。汉明帝刘庄,在永平十年,就是公元64年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黄色的高大的人,项背后面有日月之光,来到他的庭院当中。这个梦很

钟茂森:莲公大士净语选讲(第三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是我们晚晴轩佛七第三天。我们继续选取莲公大士念佛的偈子来学习。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两首偈,我先念一念:【道人须学石头顽。哪有功夫说苦酸。炼得此心顽似铁。风吹雨打不相干

钟茂森:莲公大士净语选讲(第五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是我们晚晴轩佛七第五天,我们选取莲公大士一首「老实念」的偈子来一起学习。这首偈子我先给大家读一遍:【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止贵愿力强。哪怕

钟茂森:莲公大士净语选讲(第四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是佛七第四天,爷爷到今天已经是第九天断食,基本上都没有吃什么东西,只喝饮料。今天他的状态是最好的,从早上五点钟开始念佛,念了一个早上,休息了一下,又念了一个上午,下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一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上悟下行法师,尊敬的开林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行师父慈悲,吩咐定弘给大家在佛七当中,今天在圆满之前给大家讲个半小时的话,鼓励大家念佛。佛七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按照经典所

钟茂森:莲公大士净语选讲(第七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晚晴轩的助念佛七圆满。虽然佛七圆满,与其说是结束,不如说是开始,为爷爷的助念可以说又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今天爷爷有一点业障现前,对于西方极乐世界产生诸多的疑问,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二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上午好!定弘昨天跟大家谈到闻名的功德,这是弥陀本愿的核心,第十八愿所说到,若有众生,闻佛的名号功德,必定能产生至心信愿,而能至心信愿就决定得生净土。所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十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接到念佛同修的一些问题,其中提到对于念佛怎么念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境界,有疑惑,那么想抽一点时间谈一下这个问题。念佛要是会念,就很容易得到三昧;如果不会念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四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今天是佛七的第三天,大家的状态是渐入佳境,刚才大家念佛声音非常整齐,听起来很安定,证明大家的心就愈来愈静下来了。通常佛七到中间第四天这是状态最好的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五集)

尊敬的上悟下行法师,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们念佛最重要的是心要跟佛的愿相应,古人所谓的,「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如果能够相应,你当下就能随着这句万德洪名入到净土,也就是你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十二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今天是佛七圆满的一天,大家在这七天当中,念得都很不错,很用心。现在最后一天,我想要说点什么?应该说点劝勉的话。我们跟净老和尚学习《无量寿经》,《无量寿经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十一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们昨天晚上谈话里面讲到往生净土的正因,每一个类型的往生的人,都要至心求愿往生净土,昼夜常念、思惟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品位的高下,在乎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六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今天是我们佛七第四天,按道理来讲通过前三天的念佛,我们的心应该是渐渐静下来了,我们的功夫应该是愈来愈绵密。那我们自己要反观一下,我现在的功夫有没有比刚来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七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今天大家念佛都念得很不错,我看到有一些同修昏沉的现象减少了。在念佛当中最普遍的两种现象,一个是昏沉,一个是掉举,掉举就是妄念纷飞,心定不下来。两者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九集)

尊敬的主法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们今天上午跟大家谈到往生净土的正因,《无量寿经》上讲,三种品位往生的人都具备昼夜忆念、思惟极乐世界种种庄严,阿弥陀佛种种功德。你首先要对于极乐世

钟茂森:往生净土之正因(第八集)

尊敬的主七和尚,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时间过得非常快,今天已经佛七第五天了,能不能够成就,就看最后这三天,那么三天也过了半天了,所以大家要提起精进。正如我们每天晚上结束的时候念的普贤警

钟茂森:无量寿共修念佛法会讲话(第一集)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在念佛法会正式开始之前,先跟大家讲一讲念佛的一些道理,让大家能够明了怎么来念佛,念得才如法、才能得力。在过去传统的佛七里面是不会讲开示的,就是不能讲话,也不讲经的,就是

钟茂森:无量寿共修念佛法会讲话(第三集)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是我们念佛共修法会第三天,如果真正用功,我们的心一定会定下来了。如何才能做到功夫得力?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真正发起出离心,要想到六道轮回太苦了,我们生生世世在这里头轮转,受

钟茂森:无量寿共修念佛法会讲话(第四集)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师父上人有提到「开示」两个字,只能是佛、证果的人能够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这个才能用开示。像我们在一起共修,只能叫「讲话」,不敢称开示,因为我自己也没有开悟,也没有证

钟茂森:无量寿共修念佛法会讲话(第六集)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下午好!我们今天早上举了《无量寿经》一段经文,劝导大家对净土法门要生起坚定的信心,对《无量寿经》也要生起坚定的信心。只要对这个法门不怀疑,哪怕是我们曾经做过许多恶业,甚至地狱里

钟茂森:无量寿共修念佛法会讲话(第十一集)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早上好!我看到从昨天晚上九点半到今天早上九点半,整整十二个小时,大家念得很认真、很精进,非常难得。好像没有听说有人往生,不过不要紧,这是一个开始,我们以后还要找时间自己去加功用

钟茂森:无量寿共修念佛法会讲话(第十集)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大家刚才观赏了这个影片,有没有得到什么样的启发?记不记得刚才字幕里面的其中一、二句话?对,只要记得这句话,「能够一心念佛,就能化解灾难」。我们现在面临十二月二十一号就只剩两

钟茂森:一函遍覆_印光大师开示(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一函遍覆」,昨天我们学习到前面第二段。第一段讲的是净土法门的正修,如何往生净土,印光大师一开端就为我们直示净宗法要,修信愿行三资粮求生净土

钟茂森:弟子规_父母呼 应勿缓(第一集)

尊敬的悟净老法师,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各位居士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末学今天又回到念佛堂来跟大家一起座谈,感到非常欢喜。这已经分别了前后有十多天,跟随我们师父上人到广州参加了一次国际儒学联合会

钟茂森:一函遍覆_印光大师开示(第一集)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末学茂森非常感恩常住不断的给末学学习的机会,在我们共修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都会遇到修学上的问题,所以末学非常乐意,也非常荣幸,能够常常跟诸位法师大德一

钟茂森:一函遍覆_印光大师开示(第三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我们收到一些大德的提问,但是因为印光大师的这封「一函遍覆」还没讲完,我们先把这篇文讲完,然后再来跟大家讨论问题。说不定待「一函遍覆」讲完以后,大家也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集)

尊敬的法师,尊敬的孙会长,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菩萨,大家下午好。阿弥陀佛!今天早晨大家听完经之后念佛念得怎么样?挺好,好。念佛是正行,我们护世息灾也好,我们自己求生净土也好,念佛是第一重要的行门,听经目

钟茂森:一函遍覆_印光大师开示(第四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印光大师的「一函遍覆」。昨天我们讲到「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这段,我们先把这段从头到尾念一遍。【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我们来看第二十二到二十四愿,我们把今天要讲的经文一起念一下:【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四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昨天我们一起共修了一天,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吗?非常好!今天也出太阳了,昨天阴雨了一天,看来阴气已经逐渐逐渐的退去了。大家能够这样发起真诚的心来念佛,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五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弥陀四十八大愿」,请看第四十二愿的经文,我们一起合掌将此愿文读一下:【我作佛时。所居佛剎。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四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德,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弥陀四十八大愿,请大家打开经本,看第三十九愿,我们一起把这段愿文读一下:【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一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昨天晚上跟大家讲到了第二十四愿,今天从第二十五到二十七愿看起。让我们一起合掌将这段愿文读一下:【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六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今天是佛七的最后一天,大家这六天多来,表现得非常好,非常难得,真正发起护世息灾的愿心,一起认真的念佛、学教,希望我们以这样的功德回向这个地区灾难消除、正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一集)

《沙弥律要节录》,这一百多条,诸位可以把这个节录跟经本对照,意思就更清楚、更明白了。节录的因缘是便于大家学习,古注虽然很详细、很周全,但是时间隔得很久,有许多地方跟我们现在实际的生活已经脱节。所以我们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五集)

【十二、易云:「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此是世间圣人。】这是《易经》里的一段话。《易经》在中国学术上可以说是根本。称之为「易」,「易」就是简单容易。凡是「至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二集)

【三、戒是禁戒,律即法律。防非止恶曰戒,处断轻重、开遮持犯曰律。】『戒是禁戒,律即法律』,这是解释戒律两个字的定义。『防非止恶曰戒,处断轻重、开遮持犯曰律』,这是把戒律两个字讲得很清楚。「戒」的精神与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六集)

【十五、蜎飞蝡动,微细昆虫,俱禀色心,同一觉源。欣生怖死,痛痒苦乐,与人无异。既同觉源,即是未来诸佛。】这是佛告诉我们,一般人往往疏忽小动物,再小的动物,蚊虫、蚂蚁也是一个生命,也是众生之一,它也受轮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三集)

【六、律制比丘,五夏已前,专精律部。若达持犯,办比丘事,然后乃学习经论。今越次而学,行既失序,入道无由。】『制』就是制定、规定。这是佛为弟子们在修学程序上做了一个制定。『五夏』就是五年。出家人要把世俗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四集)

【七、轻戒,全是自轻;毁律,还成自毁。妄情易习,至道难闻。拔俗超群,万中无一。】这是非常真实、恳切的忠告。因为修行不是凭口头上说的,也不是靠我们思惟想象的,一定是要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错误与正确的标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七集)

【二十、经云:施恩济乏,使其得安。若见杀者,当起慈心。】『乏』是缺乏,众生有缺乏,如果我们有多余的,就应当要帮助他,这是『施恩济乏』。他不缺乏,他的生活就安定了,情绪也安定了,所以这个『安』是身安、心

钟茂森:沙弥律要节录(第八集)

【二十三、见他人杀生,当生慈心,愍彼行杀者,罪堕三途;其被杀者,苦痛无地。怨业既结于今生,酬报则当来不已。愿得菩提,度令解脱。】这是十戒里面的第一条,「不杀生」。这一节文有三段,第一段是讲杀生的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