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经筒时要缓缓地、平稳地转,不要很急、很快地转。经筒中的经文一定要保证不要装反。电动转经筒如果发出响声,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但是手摇转经筒不能发出声音,如果发出声音就非常不好。握住转经筒时,大拇指绝对不
一踏上西藏的土地,就能从路边、寺庙里看到一个个手摇各色转经筒的藏民,他们大都身穿色彩缤纷的藏袍,手中摇动转经筒,把长手柄的另一端放在这个皮套里,然后右手扶在转经筒下,使它轻轻地顺时针转起来!这种转经筒
在西藏的寺庙里都有各种大型的转经筒。如布达拉宫的西墙外,有一排转经筒,藏民要顺时针用右手转动它们,并在嘴里喃喃地念着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咩吽。在大昭寺正门的左侧,有两个巨大的转经筒,它们相当沉重,有个高
转经筒的起源,可能与佛教转法轮的思想有关,原来在印度佛教时期将佛陀向大众说法称为「转法轮」,意喻佛法如车轮一般轮转不歇。而当佛教传播至西藏时,更因应当地文化发展出转经筒,为的是让一般不识字的信徒,能透
增长菩提心、善心、生圆次第的境界,获得大智慧,大悲菩提心自然增上,名声财富无勤圆满,等有诸多功德。无论修任何一法,若使用转经筒后再修持,通过诸佛菩萨的加持,不管修本尊、护法、空行,还是闻思修行,都会圆
转经筒,亦称嘛呢转经轮,藏传佛教信徒人人持有,不停地摇转。“转动经轮的功德,转动一周者,即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转动二周者,等同于念诵所有的佛经,转动三周者,可消除所作身、口、意、罪障,转动十周者
若在山顶转动经轮,所居方圆一带可得吉祥圆满。若瑜伽士转动经轮,自他二利事业可以任运成就。若持戒清净的修道者转动经轮,可以清净破誓言的罪业。若咒师转动经轮,能消除业障面见本尊。若医生转动经轮,其居住地方
在藏族地区,常常可以见到一些藏族老乡,尤其是老年人,手里拿着一个有柄的小圆筒,不停地转着。那情形,有点像小孩在摆弄什么玩具,然而他们的神情却又是那么专注和虔诚。在藏传佛教的寺庙里,都有一排竖立的大圆筒
若在山顶转动经轮,所居方圆一带可得吉祥圆满。若瑜伽百士转动经轮,自他二利事业可以任运成就。若持戒清净的修道者转动经轮,可以清净破誓言的罪业。若咒师转动经轮,能消除业障面见本尊。若医度生转动经轮,其居住
1、转经筒不能倒立,它附带底座,不用的时候放在莲花座里。2、旋转时,千万千万千万顺时针旋转(包括我们去寺庙转佛塔,百佛殿,坛城,也全部顺时针转绕),否则不仅没有功德,还有极大过患!3、转经筒是三宝所依
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就是能够知道,佛门中是有很多的佛菩萨,每位佛菩萨的寓意都是不同的,那么今天我们就去详细的了解游戏观音有什么意义吧!观世音菩萨赞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浩浩红莲安足下,湾湾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明梵身者。梵即色天主,名为尸弃,此云顶髻。璎珞明四禅皆有王,此言梵者,应是初禅顶,犹有觉观语法得为千界之主也。观音修白色三昧,不取不舍,不取故不。随禅生不舍故
拜佛具有忏悔罪过、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藉拜佛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并检讨自我、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障,不但有助于人格的提升,也能让人身心安定。每当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祥,生起了
锡杖:锡者,轻也,依倚是杖,除烦恼,出三界故;锡者,明也,得智明故;锡者,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究故;锡者,疏也,持者与五欲疏断故。因此锡杖又名智杖、德杖,彰显智行功德本故。佛制持杖,一来用以防身,再
四臂观音是诸佛菩萨之菩提心所化现。在很久以前已成正果之古佛,称为「正法明如来」,救度不同众生而示不同的相,被世人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与娑婆世界之众生特别有缘,是因为他经常示现救度众生,故此「观世
大乘佛教鼓励我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广行六度四摄,圆成无上佛果。四大菩萨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观音菩萨代表大慈悲,地藏菩萨代表大愿力,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慧,普贤菩萨大愿大行。要有悲心,要有智慧,要有愿力,
普佛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普佛分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寿康宁、消灾延寿、吉祥平安。超荐普佛,是为亡
净业正因有三: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四种属世善(人天福)。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此三种属戒善(二乘福)。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四种属慧善(大
亲人是世界上少有的血缘关系,亲人的离世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朋友离世,身边就少了份友谊,朋友之间的嘘寒问暖也从此不在,感情是世界上最特别的东西,缅怀亲友在世时对个人的帮助,缅怀过去的一切。并且也让孤
一、戒杀是远离天灾人祸的良药无论是水中游鱼类还是地上走兽类,抑或空中飞行类,其灵明觉知之心同人类并无二致,只是因为宿业深重,致使形体与人不同,并且口不能言,至于它们求食避死的情形,都与人类相同。我们由
修行菩萨道(梵语Bodhisattva-carya) 者,为求受净戒,于戒坛内至诚忏摩后,以香燃烧身体之某部分以供养诸佛菩萨,此为求受清净戒体而于身上遗留之燃烧之痕迹,称为戒疤。在家菩萨戒之戒疤燃于手
三宝,是黑夜的灯塔、苦海的慈航;我们皈依三宝,就像在无明的黑夜之中,获得真理光明的照耀,亦如在烦恼波涛汹涌的生死苦海中,忽遇三宝的慈航,若能归投慈航,归向三宝,依托三宝作为我们生命的导航,定可以渡过
涅槃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槃,今顺古亦云涅槃。又名泥洹,或云涅槃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
原文: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极乐亦梦也。既同是一梦。修之何益。予曰。不然。七地以前。梦中修道。无明大梦。虽等觉犹眠。唯佛一人。始称大觉。当梦眼未开之时。苦乐宛然。与其梦受娑婆之极
在以佛像为雕刻题材的翡翠饰品中,除了翡翠佛公、翡翠观音之外,我们不少看到翡翠长眉罗汉的身影。翡翠罗汉是以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驻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形象渲染雕刻的,寓意坚强、自信,可以为人们消除一切烦恼
人死之后的生命主体,称为亡灵。民间一般的观念,认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而且永远做鬼;但佛教从来不认同这个说法,否则,就谈不上超度两字了。佛教看凡界的众生,共分为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鬼道和地狱道这
作为一个学佛法的人,每日都会完成朝暮勤行,积累修行资粮。为何每日乃至每次修法都要提醒自己往昔的罪业呢,因为忏悔往昔的罪业是修行顺利的保证,也是成就的必经之路。往昔罪业是多少呢,今生的以及无数过去生的罪
1. 放生就是放生自己。 因果循环,人来到世上都是带着「业」,业是果报,有人是来报恩,亦有人是来取债,这些都是不同的业报,放生就是放去自己的业报,而今生的所作所为,也决定着来世的「业」,姑勿论宿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