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诸葛亮:人要有三明--先见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
2024-11-29 11:19

先见之明是智慧

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论做人还是做事,眼光要长远,要有预见性。

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

没有远见的人只能看到眼前,而有远见的人会看到将来可能存在的机会并积极做好准备,要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人生路总是布满荆棘,先见之明可以帮助你趋利避害,寻找机会,减少路上的阻碍。

先见之明是一种智慧,有先见之明的人能够见微知著,通过蛛丝马迹推断出事物发展的大致方向。

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二人进行了一番对话,这也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在与刘备的对话中,诸葛亮分析了天下形势,给刘备指出了一条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之路。

隆中对策的故事还衍生出了一个歇后语: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有先见之明的人有格局有远见,每天的生活都是限量版,生命需要的是未雨绸缪不是亡羊补牢。

自知之明是修养

人贵有自知之明,世界上没有全能型的人才,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只有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成功。

《老子》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之明是一种修养。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也别高估自己。

生活中高估自己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认为别人的成功只不过是碰到了好的机遇或是得到了伯乐的赏识,要知道不论是运气还是赏识都需要实力。

做人有自知之明,做事才能量力而行。

陈寿在《三国志》中用一句话概括诸葛亮领兵北伐,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北伐失利虽不能归咎于诸葛亮一人,但陈寿认为诸葛亮对此有很大责任。

据《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也曾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争取了解自己,才能扬长避短,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正确定位。

正如韩信对刘邦所言,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知人之明是成熟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知人。

知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苏轼曾说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在日常生活中,知人之明有助于帮助我们在茫茫人潮中找到心灵相契的朋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准确了解一个人,应该从细节、小处入手,时间会告诉你谁是你真正可以信赖的人。

知人之明是一种成熟,是经验的积累。有知人之明的人不会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词、自己的一面之缘就对他人下判断。

诸葛亮写过一篇文章《知人性》,文中提出知人七法。

诸葛亮一生识人的最大收获恐怕就是刘备。刘备生性良善,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为请诸葛亮出山,刘备不惜三顾茅庐,一再邀请。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正是看到了刘备的这份良善,诸葛亮才甘为其驱使。

人生就是一条长长的隧道,也许途中你会遇到暂时的黑暗,记得带上三盏明灯上路,以先见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照亮前进方向,走好人生道路。

End

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白云禅师傲慢则无礼 。偏见则自私 。 傲慢与偏见的人,其实就是强烈 自我意识的人 。说才智,很可能 是绣花枕头 。说修养,势利有余 的攀附者。佛法中说:贪 、嗔 、痴最强烈 如火炽盛之流;于财、色、名

刘素云:人要没做好,说修行要成就,全是零

我想说说植众德本,不是亲近诸佛,植众德本吗?这个德本怎么种?这个植就是种植的意思,培养、种植。那个植还是种植,那就是说这个德本你得去种,你得去培养,日积月累。是不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培福德,积福报。

说法利人要以身作则

说法利人要以身作则◎虚 云佛法教典所说,凡讲行持,离不了信、解、行、证四字。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者,信心也。《华严经》上菩萨位次,由初信到十信,信个什么呢?信如来妙法,一言半句,都是直指人心、见性

人要改变只有自己觉悟

◎ 净 界我们一般人很难被劝谏,活在自己的妄想很麻烦,你对一个人讲话他听不进去的,因为他根本不管你要讲什么,他只相信心中的妄想。人要改变只有自己觉悟,只有你自己想改变,你要不走出妄想,谁拿你一点办法都

初学佛的人要了解的三件事

初学佛的人要了解的三件事◎ 弘 一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

一日禅:做人要懂得取舍

做人须简单,不沉迷幻想,不茫然未来,走今天的路,过当下的生活;不慕繁华,不必雕琢,对人朴实,做事踏实;不要太吝啬,不要太固守,要懂得取舍,要学会付出;不负重心灵,不伪装精神,让脚步轻盈,让快乐常在;不

一日禅:做人要懂得感恩

人活一世,短短几十载,活一世就要有一世的修行,做人,要懂得感恩,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也没有什么人就是理应为我们付出的,即便是我们的父母。学会感恩,用感恩的心去感动那些真正为我们付出的人,用真挚的感情

念佛人要把佛号定位成唯一的救拔者

文:净界法师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说:当你念佛的时候,你对这个佛号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你就很难把佛号念好了,它就是一个音声,你怎么念得好呢?你说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不能念要它念,你凭什么?你没

易经: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人要识相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相理衡真》:行则属阳,坐则属阴,阳主动而阴主静,理之常也。动为阳,静为阴,动静有常,《易经》里说,艮其止,止其所也,人在安静的时候,也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1.夫贵人之相,立如马,

诸葛亮:人要有三明--先见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

先见之明是智慧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论做人还是做事,眼光要长远,要有预见性。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没有远见的人只能看到眼前,而有远见的人会看到将来可能存在的机会并积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