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坐道场
2024-11-12 09:33

坐 道 场

◎ 黄 檗

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实无可见,何以故?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不应更见。只教尔不作佛见不落佛边,不作众生见不落众生边,不作有见不落有边,不作无见不落无边,不作凡见不落凡边,不作圣见不落圣边,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外道者乐于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所以云:弥弥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如即无生,如即无灭,如即无见,如即无闻,如来顶即是圆见,亦无圆见故不落圆边,所以佛身无为不堕诸数。权以虚空为喻,圆同太虚无欠无余,等间无事莫强辩他境,辩著便成识。所以云:圆成沈识海,流转若飘蓬,只道我知也学得也契悟也解脱也有道理也,强处即如意,弱处即不如意,似这个见解有什么用处?我向汝道,等闲无事莫谩用心,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所以内见外见俱错,佛道魔道俱恶,所以文殊暂起二见,贬向二铁围山。

文殊即实智,普贤即权智,权实相对治究竟,亦无权实,唯是一心。心且不佛不众,生无有异见,才有佛见便作众生见,有见无见常见断见,便成二铁围山,被见障故。

祖师直指一切众生本心,本体本来是佛,不假修成,不属渐次,不是明暗,不是明故无明,不是暗故无暗。所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入我此宗门,切须在意如此,见得名之为法,见法故名之为佛,佛法俱无,名之为僧,唤作无为僧,亦名一体三宝。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应无所求,不著佛求故无佛,不著法求故无法,不著众求故无僧。

问:和尚见今说法,何得言无僧亦无法?师云:汝若见有法可说,即是以音声求我,若见有我即是处所,法亦无法,法即是心。所以祖师云:付此心法时,法法何曾法,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实无一法可得名坐道场。道场者只是不起诸见,悟法本空,唤作空如来藏,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若得此中意,逍遥何所论。

问:本来无一物,无物便是否?师云:无亦不是,菩提无是处,亦无无知解。

摘自《宛陵录》

End

安住道场与发心念佛

我要讲的题目是安住道场与发心念佛。安住道场又分成两部分来讲,即道场与安住。什么叫道场?顾名思义,修道场所名道场。道场有三种,约三世分:现世道场,后世道场,后后世道场。第一现世道场,又可分为小中大三种。

文殊道场

◎ 张建成佛教在清凉山不断发展至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清凉山的发展进入到第一个高潮期。北魏孝文帝继位之初就崇佛敬僧。《古清凉传》记载他曾到清凉山避暑,游行于中台,上置小石浮图,并建清凉寺,还在清凉山射箭畋

黄念祖:菩提道场 第十五卷

菩提道场 第十五卷黄念祖老居士【又其道场。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光晖遍照。复有红绿青白。诸摩尼宝。众宝之王。以为璎珞。云聚宝锁。饰诸宝柱

刘素云:法雨惠群生—传递正能量,和合护道场

一、两封来信引人深思二O一四年底,护法居士给我转来两封信,一封信是某道场负责人写的,另一封信是在这个道场挂贴的同修写的。前者诉说管理道场的种种苦衷,后者是状告这个道场对他的种种不公。前者满腹委屈,后者

亲近道场三要点

◎ 理 海经常有人问:入寺应注意哪些细节,才能合乎仪则?诚然,佛门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来规范大众的言行,但入寺若能牢记静、敬、净三个字,自可合乎规矩、不失礼仪。一、静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可

当下即是觉悟的道场

◎ 吴明山道场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每一刻回到你内在的觉照。我们一直在寻找,想从这个世界上,为这个身心找到一个安身之处。我们去赚取财富,制造许许多多的关系,学习各种知识,不断地

坐道场

坐 道 场◎ 黄 檗 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实无可见,何以故?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不应更见。只教尔不作佛见不落佛边,不作众生见不落众生边,不作有见不落有边,不作无见不落无边,不作凡

家庭也是道场

净慧法师各位道友:在石家庄这座省会城市,一连七天举办禅修活动是不是第一次,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我自己在这里主持都市禅堂的禅修活动,一连七天,这还是第一次。七天当中,也同各位分享了一些佛法与修行的内容。

家庭即是道场,生活是作佛事

净慧家庭,是人在一生中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基础,所谓成家立业。如果不把家庭当作道场,修行人的修行就无法落实。《维摩经》上讲: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诸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空寂故。所以家庭

智慧法语:佛说其实修行无处不在 浑身都是道场

编者按:道场是什么?你知道四大菩萨的道场吗?你的道场在哪里?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慈悲喜舍是道场,其实我们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是道场。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

夫妻是最深远的修行,家才是极好的道场!

夫妻就像两扇门。《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代表男女。阴阳也代表天地,阳为天,阴为地。在家庭天地里,伦常关系就叫天地阴阳。日代表阳,月代表阴,日月合在一起为明,如果阴阳不合就不明。所以,夫妻阴阳和

观辉居士:圆觉经白话解十一 如何安立道场

十一 如何安立道场于是圆觉菩萨⒈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

叶衣观音的道场

叶衣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体中的一个,主要是保护众生。叶衣观音也是一切诸佛智慧所幻化的观音,所以我们多修持一些关于叶衣观音的经典是非常的好的。那你知道叶衣观音的道场是哪里吗?叶衣观音的道场是来自于三亚南

杨柳观音--心若是道场无处不宁静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

圆光观音的道场

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圆光观音”解释如下:【圆光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背负火焰之观音也。逢刑戮时念之。取法华经普门品:‘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之意。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

圆光观音的道场是什么

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圆光观音”解释如下:【圆光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背负火焰之观音也。逢刑戮时念之。取法华经普门品:‘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之意。常念观音观世音菩萨,

虚空库菩萨道场如今在哪

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一般菩萨都是有道场的,而虚空库菩萨也不是例外的。因为他也是佛教中八大菩萨之一。从虚空藏菩萨横空出世后,凌驾群雄,慈悲恒发。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财富和功德,因为尊上的

卢志丹:热闹场中作道场

热闹场中作道场有位很虔诚的佛门女居士,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片花园,种植各种美丽花草,每天都去剪取一些送到寺院供佛。有一天,女居士遇见寺院里的住持法师,就把花交给法师。法师很欢喜地说:你每天都送花来供佛,

普贤菩萨的道场

其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佛教的四大菩萨,那么也就很清楚普贤菩萨了,其实普贤菩萨并不只是四大菩萨之一,也是华严三圣之一。普贤菩萨,世称为十大愿王,《法华经》指出:只要能虔诚信奉,普贤菩萨将与诸大菩萨一起出现

普陀观音道场

观音道场,原指观世音菩萨成道之所,位于浙江普陀山,传说一日本僧人欲带观音像回国,途经南海,遇风暴而无法成行,遂于普陀山建观音道场,为“不肯去观音像”。洛伽山是观世音修行之地。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分别为文

金刚手菩萨的道场

金刚手菩萨是诸佛菩萨力量的总集。金刚手菩萨是大势至菩萨的忿怒相,金刚手菩萨是密法的结集者,十方三世诸佛加持金刚手菩萨成为坚固不坏之金刚,他是诸佛无坏之金刚本体。金刚手菩萨也是三大怙主之一。不管修学显宗

观世音菩萨的究竟的道场

佛典说观世音菩萨往劫中久已成佛。虽安住常寂光土,而以大悲垂形实报土和方便土;虽常侍阿弥陀佛,而在十方界普现色身广行救度(同居三土)。观世音菩萨为令众生投诚有地而示迹普陀,并非只在普陀不在他处,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的道场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所以在民间好多人都在供奉观世音菩萨。不过在供奉修行观世音菩萨的时候,我们也是可以去找一些资料了解一下观世音菩萨的,比如我们可以去了解一下观世音菩萨的传说的道场。浙江

观世音菩萨的典载道场

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辅弼,所以他的根本道场,是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说,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位居补处的大菩萨; 《悲华经》说,

郑石岩:禅语空人心 第一讲 无处青山不道场

第一讲 无处青山不道场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唐朝轶名禅师?今天要跟各位谈谈平常心是道这个学佛上的重要课题。各位都知道,学佛学禅无非是为了生活,使自己活泼、喜悦

佛教四大圣地的道场

佛教起源于印度,同样也没落于印度,仅保留了佛教著名四大圣地。即便如此,印度也是佛教八大朝圣地中,最重要的一站。兰毗尼是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菩提迦耶是其开悟得道的地方;鹿野苑就成了他人生中的首个传道及僧伽

宋智明:圆觉经直讲 第十四章 道场圆加行 三观齐妙功

第十四章道场圆加行三观齐妙功圆觉必因觉觉而后圆,大道都以加行方臻极,道场者练心之所,悟理者起行之本,心行相应而入妙,返照照妙而观成,体之又体而全体脱落,研之又研而法界大明,一生道业功德始妙。--作者提

地藏菩萨的道场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曾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救苦救难一切罪苦众生,祈愿众生离苦得乐。说起九华山为何会成了地藏菩萨的道场,这就要讲一段故事了。唐朝时新罗国有一位僧人,叫金乔觉,他当时经

《临济录》之“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

【问:“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①。未审此意如何?乞师指示。”师云:“大通者,是自己于处处达其万法无性无相,名为大通。智胜者,于一切处不疑,不得一法,名为智胜。佛者,心清净光明,

宋智明:第十四章 道场圆加行 三观齐妙功

第十四章道场圆加行三观齐妙功圆觉必因觉觉而后圆,大道都以加行方臻极,道场者练心之所,悟理者起行之本,心行相应而入妙,返照照妙而观成,体之又体而全体脱落,研之又研而法界大明,一生道业功德始妙。--作者提

大势至菩萨的道场

在江苏南通市的南郊,沿着长江的五座山峰雄峙北岸,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像五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长江之畔,五座山被世人合称为“狼山风景区”。虽然最高处不过109米,却有着“江海第一山”之名,因

得大势菩萨道场在哪里

大势至菩萨道场在狼山。在中国佛教典上,狼山是佛教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狼山是江苏省著名的自然风景区,苏中的游览胜地,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其中以狼山最为峻拔挺

道场释义

1.原指成佛之所作道场也泛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场、慈悲道场、天师道场等。佛教徒诵经、礼拜、修道的行为,超度亡人的法会等等。佛、道二教诵经、礼拜、修道的场所。佛教徒诵经、礼拜、

道场是什么意思?

道场泛指指修行学道的处所。也泛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场、慈悲道场、天师道场等。作道场也泛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场、慈悲道场、天师道场等。佛教徒诵经、礼拜

佛教里面的道场是什么意思

【道场】有广狭二义,广义之道场指一切修行处所。狭义则指释尊成道之处而言。按,后者即指中印度伽耶城南菩提树下的金刚座,又称菩提道场、菩提场。旧译《华严经》卷一〈世间净眼品〉云(大正9·395a)∶‘一时

什么是道场

【道场】有广狭二义,广义之道场指一切修行处所。狭义则指释尊成道之处而言。按,后者即指中印度伽耶城南菩提树下的金刚座,又称菩提道场、菩提场。旧译《华严经》卷一〈世间净眼品〉云(大正9·395a)∶‘一

佛教里什么是道场

道场:梵文Bodhimanda的意译,音译为菩提曼拏罗。如《大唐西域记》卷八称释迦牟尼成道之处为道场。后借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处所。如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分别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

如何辨别道场如法不如法?

很多人都只看一些表面现象,寺院就看规模大的,佛像就看价值高的。若是寺院规模大,佛像庄严,就觉得是正法道场,或者是正规的寺院。其实不应该以这些来衡量,应该以是否有三藏和三学来衡量,即有没有人讲解或听闻经

四大菩萨道场简介

四大菩萨道场简介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文殊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普贤表行践、地藏表愿力。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菩萨道场,四川峨

中国第五大佛教道场在哪?

中国第五大佛教道场是供奉弥勒菩萨的浙江雪窦山。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雪窦山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雪窦寺作为“大慈弥勒应迹道场”,不仅是传说中布袋和尚弘法之地,更有历代祖师弥勒示现的记载。智觉

为什么要来道场?

有学过《学佛行仪》的人就知道,法师一讲话就马上合掌,要法师说放掌才放掌。这是祖师大德教的律仪,非常的庄严,有的同修学过,这样很好。和尚讲话讲一个小时,我们就合掌一个小时,讲两个小时,就合掌两个小时。出

中国十大佛教道场,具体包含哪些?

一、贵州省梵净山──弥勒道场作为中国黄河以南,第一个从远古时代的海洋当中,拔海而起的古老陆地,“梵净山”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变迁。这里不但有着丰富的、古老的自然资源,地质气候宜人,更是流传下佛光、幻影、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