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坐道场
2024-11-12 09:33

坐 道 场

◎ 黄 檗

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实无可见,何以故?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不应更见。只教尔不作佛见不落佛边,不作众生见不落众生边,不作有见不落有边,不作无见不落无边,不作凡见不落凡边,不作圣见不落圣边,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外道者乐于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所以云:弥弥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如即无生,如即无灭,如即无见,如即无闻,如来顶即是圆见,亦无圆见故不落圆边,所以佛身无为不堕诸数。权以虚空为喻,圆同太虚无欠无余,等间无事莫强辩他境,辩著便成识。所以云:圆成沈识海,流转若飘蓬,只道我知也学得也契悟也解脱也有道理也,强处即如意,弱处即不如意,似这个见解有什么用处?我向汝道,等闲无事莫谩用心,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所以内见外见俱错,佛道魔道俱恶,所以文殊暂起二见,贬向二铁围山。

文殊即实智,普贤即权智,权实相对治究竟,亦无权实,唯是一心。心且不佛不众,生无有异见,才有佛见便作众生见,有见无见常见断见,便成二铁围山,被见障故。

祖师直指一切众生本心,本体本来是佛,不假修成,不属渐次,不是明暗,不是明故无明,不是暗故无暗。所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入我此宗门,切须在意如此,见得名之为法,见法故名之为佛,佛法俱无,名之为僧,唤作无为僧,亦名一体三宝。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应无所求,不著佛求故无佛,不著法求故无法,不著众求故无僧。

问:和尚见今说法,何得言无僧亦无法?师云:汝若见有法可说,即是以音声求我,若见有我即是处所,法亦无法,法即是心。所以祖师云:付此心法时,法法何曾法,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实无一法可得名坐道场。道场者只是不起诸见,悟法本空,唤作空如来藏,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若得此中意,逍遥何所论。

问:本来无一物,无物便是否?师云:无亦不是,菩提无是处,亦无无知解。

摘自《宛陵录》

End

安住道场与发心念佛

我要讲的题目是安住道场与发心念佛。安住道场又分成两部分来讲,即道场与安住。什么叫道场?顾名思义,修道场所名道场。道场有三种,约三世分:现世道场,后世道场,后后世道场。第一现世道场,又可分为小中大三种。

文殊道场

◎ 张建成佛教在清凉山不断发展至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清凉山的发展进入到第一个高潮期。北魏孝文帝继位之初就崇佛敬僧。《古清凉传》记载他曾到清凉山避暑,游行于中台,上置小石浮图,并建清凉寺,还在清凉山射箭畋

黄念祖:菩提道场 第十五卷

菩提道场 第十五卷黄念祖老居士【又其道场。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光晖遍照。复有红绿青白。诸摩尼宝。众宝之王。以为璎珞。云聚宝锁。饰诸宝柱

刘素云:法雨惠群生—传递正能量,和合护道场

一、两封来信引人深思二O一四年底,护法居士给我转来两封信,一封信是某道场负责人写的,另一封信是在这个道场挂贴的同修写的。前者诉说管理道场的种种苦衷,后者是状告这个道场对他的种种不公。前者满腹委屈,后者

亲近道场三要点

◎ 理 海经常有人问:入寺应注意哪些细节,才能合乎仪则?诚然,佛门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来规范大众的言行,但入寺若能牢记静、敬、净三个字,自可合乎规矩、不失礼仪。一、静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可

当下即是觉悟的道场

◎ 吴明山道场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每一刻回到你内在的觉照。我们一直在寻找,想从这个世界上,为这个身心找到一个安身之处。我们去赚取财富,制造许许多多的关系,学习各种知识,不断地

坐道场

坐 道 场◎ 黄 檗 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实无可见,何以故?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不应更见。只教尔不作佛见不落佛边,不作众生见不落众生边,不作有见不落有边,不作无见不落无边,不作凡

家庭也是道场

净慧法师各位道友:在石家庄这座省会城市,一连七天举办禅修活动是不是第一次,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我自己在这里主持都市禅堂的禅修活动,一连七天,这还是第一次。七天当中,也同各位分享了一些佛法与修行的内容。

家庭即是道场,生活是作佛事

净慧家庭,是人在一生中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基础,所谓成家立业。如果不把家庭当作道场,修行人的修行就无法落实。《维摩经》上讲: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诸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空寂故。所以家庭

智慧法语:佛说其实修行无处不在 浑身都是道场

编者按:道场是什么?你知道四大菩萨的道场吗?你的道场在哪里?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慈悲喜舍是道场,其实我们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是道场。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