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净戒是指「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是总括大乘菩萨一切戒律的三个分类。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
三聚净戒的精神比之于小乘戒是积极的,它和小乘戒虽采取同样形式的律仪戒,但其说明却具有积极的大乘精神。小乘戒只列举那些不可为的事情,而大乘戒则多举那些不可不为的事情。关于禁止的戒,大小乘的精神也有不同。
三聚净戒是总括大乘菩萨一切戒律的三个分类,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三聚净戒这个名称最初见于陈、隋之际天台家等有关著述,但其内容早已见诸译籍。菩萨戒本没有特殊的戒相,《法华经·安乐行品》所举的不
菩萨戒本没有特殊的戒相,《法华经·安乐行品》所举的不亲近国王、王子、外道、梵志、凶戏、相扑等十项“不亲近处”,可说是大乘菩萨的最初戒相,但尚没有菩萨戒的名称。《涅盘经·师子吼品》开始把戒律分为声闻戒和
第一种戒,叫「摄律仪戒」。律仪戒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三皈五戒、八戒、菩萨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八关斋戒,等等等等。这种戒律叫「止恶」——防止你做坏事。第二种戒,叫「摄众生戒」或「饶益有情
三聚净戒是菩萨戒的全部内容,它包括:摄律仪戒,作用在于断恶;摄善法戒,作用在于修善;饶益有情戒,作用在于度众生。若以菩萨戒的三聚净戒来看待不杀生戒,则不得故杀一切众生,属于摄律仪戒。常住慈悲心与孝顺心
三聚净戒是总括大乘菩萨一切戒律的三个分类,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在《地持经》是指:一、律仪戒,律仪戒是七众所受的戒,七众就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二、摄善法戒
四摄法: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四摄法,佛学术语,出自《法界次第》,指修菩萨行者度人的四种方法。摄即摄受,谓菩萨欲化导众生,必须以此四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维摩
“三聚净戒”是总括大乘菩萨道一切戒律的三个分类,即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者,是遵循佛的戒律,因而我们要不作所有的恶业,清净自心,庄严菩提。摄善法戒者,是让我们奉行一切之善法,从而增长
三聚净戒是指「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是总括大乘菩萨一切戒律的三个分类。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