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认为,修持禅观,获得解脱,必须首先断除贪淫,否则不能得到成就。如《楞严经》中,佛祖释迦牟尼嘱托弟子阿难:“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
四种【不净观】的修法,也叫”身至念“、”三十二身分“ [1]。下面的“念”字是念、诵、常常忆念、观想,熟读的意思。【第一种】:念:发、毛、爪、齿、皮。一念一观照。念【发】观照【发】,念【毛】观照【毛
不净观”来自佛教用语,通俗来讲就是静心寡欲,做到心无杂念,抛除淫念,清心寡欲的意思。做到不净观需要:[勿对女色过于沉迷]不净观的心态就是指的是过于沉迷于女色。这对男人而言是比较常见的心理状态。佛教要
1、 草囊众秽《四十二章经》里面有一个故事,说有神仙想试探一下佛陀的修为,于是送了他一个美女,佛陀看了一眼之后,说道:“草囊众秽,尔来何为。”在佛陀的眼中,人不过是一个盛着五脏六腑的皮囊,“草囊”的
不净是人体和其他生命的本质《清净道论》中指出,尸体和生人的身体是同样不净的。但是,生人的身体被其外部的装饰所遮蔽,所以常人并不习惯认识到它的不净相。除人体多处组织和器官储存涕、汗、尿、便等解剖常识外
不净观修持的对治选择需要根据不同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修持方法。《坐禅三昧经》:“若多淫欲人,不净法门治;若多嗔恚人,慈心法门治;若多愚痴人,思惟观因缘法门治;若多思觉人,念息法门治;若多等分人,念
不净观的作用和效果修持不净观,如果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切实升起厌恶感,才算获得效验。如《治禅病秘要法》说:“见此事已,于好女色,及好男色,乃至天子天女,若眼视之,如见癞人,那利疮虫,如地狱箭,半多罗鬼
不净观成就的条件《禅法要解经》“若犯禁戒,不可忏者;若邪见不舍;若断善根及三覆障,所谓厚利烦恼、五无间罪、三恶道报;如是等罪,不应习行。又摩诃衍中(注:指大乘,即菩萨法门)菩萨利根,有实智慧福德,因
其实修不净观应该以观想为主,有高僧大德开示过,其实修不净观是“观身不净”,是观察自己身体不清净的本质,而且最好是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观。不净观可以跟白骨观结合起来修,先观想不净观,再观想白骨观。1、不
不净观,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方法。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之一;不净观与数息观,合称二甘露门;此外,观身不净,来也是四念处自之一。不净观通过观想自身和他人身体的种种污秽不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