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有因果◎ 妙 音修道不要怕吃亏,吃亏代表你给得起,多给别人好处嘛,就当作布施。除非你自己有邪念,否则一般不会有吃亏的事情。有些人贪便宜,求发财,想要不劳而获,自然就碰到人起邪念了。遇到不对的,不好
中国摄影师裕泰1910年10月和1911年2月之间为查尔斯郎弗里尔(Charles Lang Freer)先生拍摄的开封的古寺照片,现在收藏于美国华盛顿赛克勒与弗利尔艺术画廊的档案里,并公布于Smi
◎ 任继愈《坛经》在我国佛教发展史及思想史上有过深远影响,也曾引起国内外学术研究者的重视。中国僧人的语录被后代学人(禅宗一派)尊奉为经,只此一家。隋唐以后出现过不少伪经,这些伪经的作者都不敢说出作者的
◎ 昌 达 在佛教研究中,《魏书释老志》有重要的价值,除了它是最早关于佛教历史和思想的全面记载之外,有一些特别的史料价值。日本的冢本善隆、台湾的蓝吉富都已经指出: ⑴ 对于中国佛教制度,它记载的元魏僧
陈允吉1986年初,中国社科院《未定稿》杂志的记者采访了陈允吉教授,请他谈谈自己的治学之道,以期促进该领域的研究。而今看来,这篇访谈对当下有志于佛教文学研究的年轻学子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问:您认为从事
◎ 李 丽南无本师上师佛法僧宝文殊菩萨,承佛威神,愿我欢喜受持传法正宗记:师子尊者之四世。曰僧伽罗叉。其所出法嗣五人。一曰毗舍也多罗者。一曰毗楼罗多摩者。一曰毗栗刍多罗者。一曰优波膻驮者。一曰婆难提
◎ 善 言问:历史上象玄奘法师这类人物,可否再介绍一、二? 答:再举法显和义净法师。前面提到法显法师于公元399年,以六十五岁高龄发迹长安,涉流沙、逾葱岭,徒步数万里,遍游北印,广参圣迹,学习梵文,抄
信解行证慧律法师信解行证,任何一个步骤都少不了的。了脱生死,不是悠悠散散的人所能到达;也不是随便说我能往生,这不是说了就能算的;也不是说,我拿个念珠念念佛,这样就叫了生死。内心里面对事情不满,受到业力
既然认为语言不能完全表述解脱之道、修行方法,那么,对于任何提问既可以拒绝回答,也可以问东而答西,甚至以棒喝示意。应当说重显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创造,一切是继承前人的做法。这里仅简要举例说明。有人问:如何是
导人以正,爱不止息释证严我们的学子很有福,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好老师一路陪伴,奉献无私的爱,让我们感到社会愈来愈有希望。◎与时间、空间、人群赛跑花莲慈济医学中心每逢周年庆都会举办路跑,医护同仁从慈院晨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