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悟道后: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问题,忽然有所觉悟,因而作未参禅前、参禅时、参
用功的法门虽多,诸佛祖师皆以参禅为无上妙门。楞严会上佛敕文殊菩萨拣选圆通,以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最第一。我们要反闻闻自性,就是参禅。这里是禅堂,也应该讲参禅这一法。点击链接查看 :这还不算是什么奇迹,
初禅名为离生喜乐地。就是离开众生的关系,得到另外一种快乐。此非凡夫所得的快乐,而是在自性功夫里边。到初禅定中,呼吸停止;外边呼吸停止,内边呼吸活动起来,好像冬眠一样的道理,不再赘言。这时,心清如水,
坐禅,坐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远无其物的时候,就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到这种境界,并不是得到真功夫,怎样了不起。或者坐一个钟头,或
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安心,六祖的惟论见性,只要直下承当便了,没有看话头的。到后来的祖师,见人心不古,不能死心塌地,多弄机诈,每每数他人珍宝,作自己家珍,便不得不各立门庭,各出手眼,
一 参禅不是玄, 体会究根源; 心外原无法, 那云天外天。二 参禅非学问, 学问增视听, 影响不堪传, 悟来犹是剩。三 参禅非多闻, 多闻成禅病; 良哉观世音, 返闻闻自性。四 参禅非徒说, 说者门外
我们都是听说过参禅的,因为参禅,是禅宗用以学人求证真心实相的一种行门。但是现在的人们却是对参禅并不是很了解的,比如参禅的目的是什么呢?宗门住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
禅,极则事也。诸佛正法眼藏也。这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思议之所到。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是个汉,直下承当,即为法王宠子。向去但随缘销旧业,更勿作新殃。娘生鼻孔,不欠分毫;自己衣珠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