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受戒后犯戒,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大安法师答:现在一般人对持戒有一种畏惧之心,就是怕自己持不好戒,罪过很大,会下三恶道。其实,受菩萨戒的前提是要发菩提心,受了戒就跟成佛结上了缘。能够跟成佛结上缘分,比不受戒而没有缘分来得强。宁可受菩萨

皈依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受戒?

三皈五戒是很重要的。主要是现在这个时代,众生做不到,所以要善巧方便,你能够做到几条,自己发愿自己做,就守住了。历代祖师,尤其到民国以后,包括一些大德,传三皈五戒,都称为方便戒,方便皈依。为什么?你刚入

受五戒与不受五戒有很大的区别

佛教是彻头彻尾地围绕了一个核心:断烦恼。从开始,修戒开始,为的是要把烦恼的范围缩小。我们居士持一个五戒,这个并不是小事情,持了五戒里边不杀戒,对整个的法界的有情宣布:不伤害你。这是很大的一个力量了。那

出家人受戒一定要烧香疤吗?

烧香疤与皈依受戒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世人大多混淆,很多人认为烧香疤就是受戒,其实烧香疤是布施、供养性质,是以自对他,行其布施之供养。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戒人头顶上烧戒疤的

为什么要受持五戒?

相信很多师兄都是知道受戒的,其实戒律的主要作用是防非止恶。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如果我们在受持五戒、八戒之外,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进一步受

佛教受戒的意思

受戒的仪式,或在师僧之前,发殷重恳切之心而感发戒体,纳受戒体,或在佛菩萨形像前,礼拜忏悔,见到好相,如见光见华,见佛菩萨前来摩顶,而得受戒。但是,受戒者,只是一个佛子身分及其阶段层次的开始,绝对不是其

受戒的简介

词语概念基本信息词目:受戒拼音:shòu jiè基本解释[be initiated into monkhood or nunhood] 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

为什么佛教徒要受戒

戒是佛的身体,受持戒律,是真正地与释迦佛陀在一起,诸佛菩萨来到这个世界也以戒律来救度我们。受戒是一种甘露灌顶,是佛法中最殊胜的秘密,于佛投诚皈依,与佛接轨,悲恳摄受。受戒不仅能关闭诸恶趣门,还能得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