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法相与唯识胡晓光大乘佛学有宗在中国被称为法相宗,或唯识宗。此宗学说完全是照搬印度佛学的,在中国佛学思想史上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大,只流传了几十年便衰落下去了。唯识宗学说既然是照搬印度的,它就带有深厚
印度大乘佛教共有两轮,一是般若中观空宗,二是瑜伽唯识有宗,中观与唯识在研究对象事物时,各自取向不同,中观侧重于对事物的普遍本质规律的阐释,唯识侧重于对事物的特殊性质法则的揭示,著名佛学家欧阻竟无先生说
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磨(?--536年),是南印度人,种姓婆罗门,在印度时,他是佛心宗第二十八代传人,大约在齐梁时期泛海来到中华,他曾见过梁武帝,但因谈话不契,达磨禅师又北上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专
心义探奥(一)胡晓光佛教的究竟教义就是主张一个「万法唯心」,可以说「心」是佛教教义最本质范畴,研究探索「心」的本质规定是学佛首要之务,本文仅对「心」的义蕴进行逻辑分析,并将佛教「心」的定义与世间哲学科
本文从哲学维度概括了作者的佛学观,以十个小题目陈述了佛学理论的性质,认为佛这是以真如为终极本体的,而本体是依因之理,不是实体主义化的本体;真如只是自在之理,依理而有智照的能力,是中道,中道就是彻底的辩
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磨(?--536年),是南印度人,种姓婆罗门,在印度时,他是佛心宗第二十八代传人,大约在齐梁时期泛海来到中华,他曾见过梁武帝,但因谈话不契,达磨禅师又北上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专
性具与性起观念分别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和贤首宗所主张的理论核心,所谓性具,即真如自性具足三界内外一切诸法。所谓性起即真如自性随缘能生起一切诸法,性具与性起观念都属于依真如本体观念而建立的哲学思想,但是性具
巨赞法师学识渊博,思想进步,是一位爱国爱教的高僧大德,他在中国现代佛教界是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人物。他既是宗教家又是学者。他的佛教学术成果在现代佛教思想发展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巨赞法师的佛学研究主要可以分
用现代哲学维度看龙树中观佛学,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观佛学思想是关于辩证逻辑思维的学理。从佛学自身的维度看龙树中观佛学,中观佛学是关于中道实相的教理。我们知道佛学本身不是哲学,但佛学中包含哲学思想,
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是一切认识理论的基础,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乃至印度哲学无不如此。在佛教中,唯识学是最具系统性的反思认识理论,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也自然成为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西方哲学中,主体与客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