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顗的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杨曾文内容提要:天台大师智顗对以往中印两国佛教思想作出创造性的发展,创立了以大乘止观学说为中心,包括判教论、中道实相论、观心论、心性论在内的庞大的教义理论体系。本文主要就智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佛教的伦理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杨曾文内容提要:论文结合佛教历史,论证中国佛教伦理道德是在随顺时代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代中国佛教团体和广大信众在继承和发
佛教的民族化和禅宗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广泛传播和深入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的过程中,与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社会习俗逐渐密切结合,演变为中国民族的宗教。隋唐时期富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形成,标志着佛
一、面向社会从事教化是佛教的基本责任从佛教创立至今已有2500多年,从佛教传入中国至今也有2000多年。在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将面向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教化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四
如是弘愿,如是伟业--纪念中国现代著名佛学家法尊法师今年是中国现代著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法尊法师(1902-1980)圆寂 20 周年。我怀着对法尊法师的无限敬仰之情,来此五台山胜境出席由山西省佛教
唐玄奘及其佛经翻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杨曾文内容提要:论文对唐代伟大旅行家、佛经翻译家玄奘一生非凡的经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归纳论述,并对他翻译的主要经典作了概要介绍。关键词:玄奘 佛经翻
爱国爱教,垂范千秋――纪念圆瑛大师圆寂50周年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佛教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入中国佛教信众超越民族、宗派的界限实行大联合大团结,携手推进佛教与
吸收先进科技,促进佛教适应时代发展公元前6、5世纪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开始在恒河中下游一带传播,随后流传到全印度,到公元前3世纪传播范围超越印度,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在这一过程中,佛法从口头传授到运用文
论文提要:法眼宗高僧延寿生活在五代末北宋初,撰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等著作,不仅对禅宗心性论和解脱论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而且继承唐代宗密的禅教会通思想,提倡禅教一致、禅教会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禅宗虽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然而在传播发展过程中不仅不能离开文字,而且越来越重视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不仅陆续出现了大量记载历代各地禅师传法的语录,而且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用以表达禅的意境、启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