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义四圣谛佛教中,凡事理的真相(真),行为的正轨(善),究竟的归宿(正觉、理智与道德的最高实现)都叫法(dhamma)。释尊开示的正法,通常归为四谛(ariya sacca)。鹿野苑初转*轮(dh
佛法要义学佛三要门一、菩提愿、大悲心、性空慧诸佛出世,无非为了引导众生回邪向正、回小向大、回缚向脱的大事因缘,引导众生趣入佛乘。诸佛所说的法门都是适应众生不同时代、不同根性、不同习尚、不同因缘而有千差
视身体如幻象的僧人超魔界到无死涅槃界4~3 知此身如泡悟此身如幻折死亡花箭越魔王视线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某位僧人。这位僧人从佛陀那儿得到禅观题目后,到僻静处禅修。他虽然很努力,却无进展
裸身苦行者和富家女只应自省不应在意批评4~7 不导他人过已做或未做只观察自己已做或未做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提到裸身苦行者潘维亚和他的一位富家女信徒。这位富家女常听邻居街坊称赞佛陀,心里很想
吝啬财主憍尸亚圣者化缘如蜂采蜜不伤他人4~6 圣者访村落有如蜂采花不伤花色香但取花之蜜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提到吝啬的财主憍尸亚。有一天他与太太两人躲在屋子顶楼烘焙糕点,怕别人分享。佛陀吩咐
佛法要义佛法以有情为中心一、有情的分析佛法以有情为根本。satta萨埵华译有情,就是有情爱的、有情识(vinnana)的、有精神的活动者,与动物相近。有情以情爱情识为本,由于是冲动的、非理性的对于环境
女妖卡里牙基尼无瞋战胜怨恨1~5于此世间中非以恨止恨唯无恨止恨乃智慧常法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两位妇女。第一位妇女不能生育,由于害怕受到丈夫和婆婆的歧视,就为丈夫纳了小妾,前后两次在得知
佛法要义究竟圆满的佛陀三德人性中,也含摄一分佛性,将这分佛性扩充净化,即能与佛同等。佛教是宗教,但不只是信仰,更要学习,所以信佛也称学佛、向佛学习。佛所教的,我们所要学的,最主要的是戒学、定学、慧学三
信女巴娣普吉卡死亡系缚贪求无厌之徒4~5 采集花卉已心生欲染着贪欲无厌足入死魔诅咒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提到一位女信徒巴娣普吉卡。她住在舍卫城,十六岁结婚,有四个儿子。她贤淑大方,乐善好施,
舍利弗尊者发展心智领悟真理1-11误认非法为正法误认正法为非法未达正确价值者只具有错误理念1-12确认正法为正法确认非法为非法达到真正价值者有神圣正确理念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时,有一次提到删阇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