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名色差别中说。受蕴云何?谓一切领纳种类。想蕴云何?谓一切了像种类。行蕴云何?谓一切心所造作意业种类。识蕴云何?谓一切了别种类。如是诸蕴,皆通三界。四大种云何?谓地水火风界。此皆通二界。四大种所造色云
表面看上去,貌似“想”和“识”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经文中有一处关键的地方,就是佛陀在描述识的时候用了“刺激”、“不刺激”,“咸”、“不咸”两个对立的概念。正是这两个对立的概念,区分了“识”和“想”。“识
关于“想蕴”我们先来看一个“杯弓蛇影”的成语故事:从前有个做官的人叫“乐广”。他有位好朋友,一有空就要到他家里来聊天喝酒。有一次,他的朋友在喝酒的时候,忽然发现酒杯里有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酒杯里游动,
想蕴为五蕴中的第三位。《大乘广五蕴论》曰:“云何想蕴,谓能增胜,取诸境相。增胜取者,谓胜力能取,如大力者,说名胜力。”又、《成唯识论》曰:“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想蕴的想,即心所有法中遍
佛教谓一切有为法之积聚有五种类别,想蕴即其中之一。人有想像事物善恶邪正,或想像眼、耳、鼻、舌、身、触之种种‘情想’,积聚之,称为想蕴。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