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我执”?认为生命中具有永恒不变之观念,这样的执着,即是「我执」。“我”就是禅宗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每个人都具足,具体点说就是《六祖坛经》里面讲的:“不思善,不思恶”,真心本来就是这个状
我执从缘起分为俱生我执和分别我执。众生因俱生我执而有身见,就会贪著五欲享受,心意识为自己身体服务。粗重的烦恼有贪瞋痴慢疑。首先是贪欲,也即欲望里面最重的是淫欲。这确实很麻烦,无始劫以来贪欲驱使着我们在
我执,也就是执着自我,即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我为前提,对任何事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佛教中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
我执,就是执着认为有个“我”。法执,有的修行人听闻佛法后,知道自己只是五百蕴四大的和合,“我”其实度是不存在的,但是组成“我”的这些四大五蕴应该是实有的吧(如果这些也是不存在的,那又怎么组成知这个身体
我执:我,是主宰义、常一义、不变义。众生总觉得在自己生命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我作为主宰。因此,时时为我着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一言一行都反映出强烈的自我:我喜欢,我讨厌;我爱,我恨……如果作个统计,
我们要消除我执,首先要依靠止观的力量,通过禅修培养自己止的力量,首先在观念上认识到五蕴是空的,色也是空的,认识到外在的一切的所变化都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所引起的,我们只是用我们的内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这
引发力是一种信念,通过这种信念可以引发出很多的善根和功德。比如说,我要解脱或成佛,心里就有了强烈的意念,这就是目标。只在口头上说解脱很轻松,也很容易,但落实在行动上不容易。要解脱就要彻底战胜自我。即破
正确的理解“我执”,放下我执,是指对一些事物的偏见和执着,简单的理解,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看清自己的心态,管理自己的行为,不要容忍自己的尖刻,心怀一种谦卑,俗语说的好,愚痴少一分,智慧多一分。我执
我们也会执身体为“我”。色身乃是四大假合,其中何尝有“我”的存在?所以禅宗的祖师会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在我们的身体中,究竟什么代表了真正的“我”?在医学发达的今天,组成我们色身的许多部件
财首菩萨说:“仁者你要详细分别来观察,在身内和身外来找这个『我』,是找不到的”。从头顶到脚下,各有其名。头有头名,五官有五官名,四肢有四肢名,足有足名。在身外来找“我”,是找不到的。在身内的五脏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