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灭相是佛学名词,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断见,一是常见。什么是断见呢?好比说信仰唯物哲学,他们认为生命死了就是死了,没有轮回也没有三世因果,就像这香烟一样,抽完就没有了,不会再回来,这就是断见。什么是常见
释迦牟尼佛当年成佛之后为大家说法,主要就是讲这个,讲了多少年?十二年,教人要断见思二惑。惑就是愚痴,愚痴才会干错事情。见是见解上的错误,思是思想上的错误,换句话说,你一天到晚,一年到头,你所看的错了,
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跟随佛陀的开示,以五阴来看我见的存在,来看这个“我”是如何虚妄不实。五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我们先从最浅的部分来解说。色可以简单的讲,就是我们的色身;受就是我们的感受
断见思惑是要将见解上或思想上的迷惑错误永断,连贪心都没有起才叫做断, 这才能往生方有便有余土。见思惑是指佛学术语,三惑之一。见惑与思惑的并称,即迷于界内事理的见惑与思惑。略称见思。见思惑包括五个见惑,
「断见」,就是指断灭论。有些人认为人死后就一了百了,这些是属于唯物哲学的错误观点。唯物哲学家们拒绝接受心智缘起的知识,以唯物观点来了解生命,因此,它们只说对了部分而不是全部。佛教重视心智缘起的部分,如
虽然我们今生没有杀生、偷盗造恶业,都是居士或出家人,经常念佛、修法、放生,但我们所做的毕竟是凡夫的有漏善业,如果又没有回向,一旦生起一个强烈的嗔恨心,当下便可摧毁长时所积的善业。因为凡夫的这些善根都是
现世美观点的这个特征说起来是很危险的,比如说“苹果的香味从哪里来?”现世美说是偶然性的。“我造了因、我做了坏事会有结果吗?”现世美说不会有结果,因造过了就随之而消失了,任何事物的这个从因到果的过程全都
所谓“断见”,就是只相信五官现量识认识对象的存在,只承认现实世界、现世生命的存在,不承认现实世界和现世生命的前因后果,即不承认过去和未来,认为人的思想感觉和功能是肉身的功能,人死神灭,无前世也无后世。
佛陀反对常见与断见这两个极端。要了解什么是见?首先必须先认识到「常见」和「断见」,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完整和不正确的。「常见」,是一种认为生命或万物可以永恒存在的信仰。在佛陀降世之前,这是一种主流思想,认
断见又称断灭论。二见之一。为“常见”之对称。即偏执世间及我终归断灭之邪见。盖诸法之因果各别亦复相续,非常亦非断,执断见者则唯执于一边,谓无因果相续之理,世间及我仅限于生之一期,死后即归于断灭。主张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