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曹山本寂禅师的诗偈有哪些

赠廊壁萧萧秋风送暮钟,江门束鹿傍苍松。野人耒与朝家事,早晚焚香拜九重。(见清郑工臣编《莆风清籁集》卷48)示纸衣道者颂觉性圆明无相身,莫将知见妄疏亲。念异便于玄体味,心差耒与道为邻。情分万法沉前景,识

曹山本寂禅师的语录

曹洞语录序荆山之璞。非逢明世与和氏。则空藏荆石之中。灿然连城之美。岂得显乎哉。玉实不乏。明世与和氏。实难相逢而已。新丰荷玉之语录。初先是往。盛行于世。鱼目淆珠。纯金在沙。宜默上座伤其弊深矣。就郭氏五宗

曹山本寂禅师的公案典故

公案典故一有一名云水僧去拜访曹山本寂禅师,向禅师探问说:“常在生死海中沉没的是什么人?”曹山本寂禅师悠悠地说:“是你。”云水僧不解地问:“我现在是人,并且学佛修禅,怎么会沉没在生死海中呢?”曹山本寂禅

曹山本寂禅师的介绍

曹山本寂禅师即本寂(840年~901年),唐代禅僧。曹洞宗第二祖。又称耽章。泉州(福建)莆田人。俗姓黄。幼习儒学,十九岁入福州福唐县灵石山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咸通年间(860~873),禅风兴盛,

曹山本寂禅师出家的故事

本寂的出家处,今人著述或认为是“福州云名山”,持此说的有影n随著作如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徐长青《少林寺与中国文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林继文、魏道儒合著

曹山本寂禅师的故事

本寂(840—901年),俗姓黄,名崇精,父讳昌岌,母郑氏,世居莆田黄巷———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据黄氏族谱记载,本寂在俗乃是江口镇囊山慈寿寺开山祖师妙应的同胞兄弟,莆仙佛门世代称为“黄家兄弟禅师”

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是什么

一、以五位君臣和五相偈为核心的偏正回互说曹山发展并完善了由洞山开创的曹洞宗理论,他著有《五位君臣旨诀》、《解释洞山五位显诀》、《注释洞山五位颂》等,“排五位以铨量区域,无不尽其分齐”,使五位之说更加系

曹山本寂禅师的悟道因缘

唐咸通五年(864年),本寂“年二十五,师(指本寂受业师)方许受戒”,然“而举措威仪,皆如旧习”。他受了具足戒之后,便就离开了师门,出省北上云游,寻师证悟,以求发明宗旨。此时良价禅师在江西洞山弘扬其首

曹山本寂禅师的详细介绍

曹山本寂为曹洞宗的创建者之一,他发展并完善了由洞山良价开创的曹洞宗基本理论。本文对曹山的五位君臣、五相偈、三种堕等理论及其机缘语句进行了具体的解释,指出对自由的极端追求才是曹洞宗的真精神,而这一精神是

曹山本寂禅师的示徒偈是什么

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有僧人问香严智闲禅师:什么是道?智闲说:枯木里龙吟。僧人说:不明白。智闲又说:髑髅里眼睛。这位僧人后来又问石霜庆诸禅师:什么是枯木里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