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自菩提达摩五传至弘忍,其下分“南能北秀”。“南宗”主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顿悟教说;“北宗”则重视“息妄修心”,强调“渐修渐悟”。后来,顿渐一直纷争不已,能、秀的门徒也势如冤家,各护其主。首先
神秀的偈颂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身是菩提树。”佛陀当年是在菩提树下证得菩提,故以菩提树为喻,形容佛陀圆满的一切功德。我们的身体就像菩提树。一个觉悟者,他的慈悲智慧都是通
谈境界,肯定是惠能大师境界高,惠能大师是佛境界。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现的是佛身,六祖能大师现的是比复丘身,比丘身是佛身,外现比丘身,里面的确是佛境界。净空法师---我们看六祖跟神秀两个人,要从学术
僧神秀,姓李氏,汴州尉氏人。少遍览经史,隋末出家为僧。后遇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僧弘忍,以坐禅为业,乃叹伏曰:“此真吾师也。”便往事弘忍,专以樵汲自役,以求其道。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
禅宗讲求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因此禅宗开悟的大德,除了要传法的祖师,留个只言片语外,几乎没有多说一句话的,五祖弘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果断地选择了惠能为六祖。而这个果断的选择是非常人能理解的。四祖道信时
神秀早年学习经史,后出家,50岁时,到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在湖北黄梅县东北)谒禅宗五祖弘忍求法,后出家受具足戒。曾从事打柴汲水等杂役六年。弘忍深为器重,称其为“悬解圆照第一”、“神秀上座”,令为“教授师
神秀禅师,继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禅法,丝毫没有变化。《景德传灯录》记录,神秀作偈示众说:“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坛经》记载惠能问神秀的弟子志诚,神秀如何示众,志诚说:“常指诲大
三藏十二部大小乘经教归纳起来,有两条路,就是“顿悟”与“渐修”。禅宗过去是标榜“顿悟”。顿悟谈何容易,所以六祖说:“我此法门,乃接引上上根人。”上等根器还不算,要上上根器,最上等智慧的人。言下顿悟,一
神秀是禅宗五祖弘忍最欣赏的弟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受班主任赏识的学霸。弘忍要是外出云游一段时日,也会把寺庙里的大小事务都交由神秀来掌管。其他和尚都明白掌柜的迟早要换成神秀,以防今后被穿小鞋,所以都对未
神秀 (公元606~公元706)唐代高僧,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禅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人。少习经史,博学多闻。年轻时博览群书,隋朝末年出家当和尚。后来碰上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和尚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