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法是怎么相传的

禅宗这一法,从因缘所生法来讲,也是有始的。由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因缘,建立了这一法,总有一个起始。我们如今修持与弘扬的禅法,是承前启后的,承前启后贯天中。天中,你看我们高旻寺这个地方,就在天之中

生活的禅法

生活的禅法本身就在这起起伏伏的生活,不渲染它的悲情,不复杂它的自然,不虚伪不造作,一份平常心来看待这世间的得失循环,人生是一场经过,也是一份结缘,经历一路风雨,分享一路风景,人生活来不容易,那么就把这

修禅方法之禅法

禅:明心见性为禅。真正明心见性之人是真正的禅者,亦是禅门中人。还没明心见性的修禅人,只是修禅者,参禅者,离禅甚远,还不知禅中滋味,还未入禅门,并非真正的禅者,亦非禅门中人。禅法:法无定法。有固定方法就

六祖禅法之三句口诀

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六祖坛经》里讲到的:“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无相、无住”,这个“三无”,是六祖禅法的核心。什么叫“无念为宗”?无念

什么是禅法秘要的要点?

学法之百初是决定学法,要学法就要学最好的法,最上乘的法,最究竟彻底的法。需要明白,佛法是道法之一,也是存在许多法用和所用境地的。略加分类,可以划分出外法,身法,相法,心法,性法。外法,是身外之法度,说

禅法中的“四禅定”是什么

四禅定是超越欲界而生色界天,四空定则是超越欲、色二界生无色界。其“体性”为“心一境性”,其“作用”为“能审虑”,虽然已经了脱生死,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断除见思二惑的种子,虽然生在无色界天,福报享尽还会落

六祖慧能的“顿悟”禅法到底在说什么

慧能的南宗禅一反禅宗史前念佛、坐禅、看心看净的传统禅法,认为禅不应当拘泥于外在的形式,最重要的是内心体悟。同时,扩大了禅的范围,将禅运用于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无为之运”。这就使中国禅学走

为什么禅法最适合现在人、尤其中国人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有时候菩萨喜欢先静、“以静慧心”,在比较稳定的心态当中观察、这叫静慧心。我们认为、一般是啥都不想叫静慧,实际不是、是在比较稳定的心态当中观察!心乱的时候观察不到。这个“静”是指心

最基本的小乘禅法“四禅”

“四禅”亦称四静虑,是用以对治各种无明惑业,引发功德的四种基本禅定,是超越“欲界”而入“色界”,与色界观想和感受相应的禅定,其自性为“心一境性”,其作用为“能审虑”。初禅,通过“寻求”、“伺察”思维而

六祖慧能的禅理和禅法

六祖慧能所代表的南禅,在初唐形成到盛唐,是最中国化的佛教,也是中国后来最兴盛的禅宗,唐代大文豪柳宗元在《曹溪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中所说,“凡言禅皆本曹溪”。以神秀大师为代表的北禅宗在盛唐以后渐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