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金刚力士与佛陀的故事

佛陀灭度的娑罗林,在都城西北三、四里处。娑罗树树皮色青白,叶面光润。林中有四棵树长得特别高大,相传这就是佛陀入灭的所在地。树旁有一座砖砌的大精舍,中有佛陀涅槃像,头枕北方,右胁而卧。佛陀于娑罗林中入灭

金刚力士在佛教的地位

一般寺院山门内,左右两侧各安置一尊金刚力士像。其造型都为上身裸体,肌肉饱满,躯干魁伟,作忿怒相,有的手执金刚杵。与同寺内慈祥、和蔼的佛陀、菩萨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形象:张口振臂,紧握双拳,头光中冒出

金刚力士是谁

在中国中古时期有关佛教题材的雕塑作品中,经常能见到有“金刚力士”的身影,他们从何而来?向何处去?有何作用、功能?艺术造型有何变化发展。“力士”一词在中国历史记载中,为指力气很大的人,《公羊传·宣公六

金刚力士的民间故事

金刚密迹,又叫密迹金刚、密迹力士、秘密主,是手持金刚杵给佛担任警卫的夜叉神的总头目。“夜叉”是梵文音译,又译为“药叉”,意思是“能啖鬼”、“捷疾鬼”、“勇健”是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神灵。《大日疏经》

金刚力士的解释

佛之侍从力士。也称密迹金刚或执杖药叉。南朝梁宗懍《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竝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原注:“金刚力士,世谓佛家之神。按《河图玉版》云:天立四极,有金刚力

金刚力士的由来

佛教的护法神金刚密迹,亦称金刚力士,是一些手执金刚杵在佛国从事护法的卫士。金刚密迹,又叫密迹金刚、持金刚、金刚手菩萨、执金刚神等名,是一位具有大威力的鬼神。此一力士本来是印度毗纽天的侍卫,后来转变成佛

佛教的护法神金刚力士

在佛教寺院的山门,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两个上身裸体,青筋暴露的肌肉猛男。佛教一般称他们为金刚力士,而民间老百姓一般叫他们哼哈二将,其实他们完全不是一类。金刚力士是从印度神话中发展出来的神王,后来被佛教吸收

金刚力士的简介

古代造像中,力士像常见的有金刚力士和托座力士。金刚力士作为佛武侍卫的身份出现,是一些手执金刚杵在佛国从事护法的卫士。托座力士一般在佛座下方四周,因他们力大,故为佛托座。佛教艺术中对肌体及其力量的描绘最

金刚力士表现的是什么

“金刚力士”其名意义有二:一是指金刚力士为一人。佛经有云:往昔转轮圣王勇郡有千子及法意、法念二王子,法意曾誓言,若千位太子成佛时,当为金刚力士,亲近于佛,闻诸佛秘要密迹之事。当时之勇郡王即过去之定光

金刚力士在佛教中的意义

金刚力士,在佛教中叫“那罗延”,乃具有大力之印度古神,又作“那罗延天”。‘那罗延“是梵文的译音,那罗延菩萨就是金刚大力士菩萨,等同于密宗的金刚藏菩萨。这个名称代表颠扑不破的意思,即在任何时间环境里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