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有一队强盗要去抢窍僧仆的居室。阿秘特尊者的信徒,善相护法神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尊者。尊者想:“如果这些僧仆被抢劫,不仅使他们遭受失去财产的痛苦,那些外道徒也会幸灾乐祸;佛徒看到晕个情景,也不会信
1.作种种罪業,轻者立消,重者也得减。2.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疫水火之灾,悉皆不受。3.夙生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从前所,永免寻仇报复之苦。4.夜叉恶不能侵犯。蛇虎不能为害。5.必得安慰,日无险事,夜
在家居士修行时的事项主要包括: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持斋、修行菩萨六度、居家八法,等等。1、皈依三宝,确信佛法僧三宝为身心归向依靠之处,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与神庙,这是在家佛教徒的必要条件。2、其
供养僧人,可以从四事供养。即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因僧侣在修行的前期需要摒除一切外缘,所以就无法自谋生活必需品,需要信众的布施。布施这样的僧侣是有功德的,帮助他人修行就是助人成就,如能如此发心布施,
一、香供养(心神安宁,身体洁净;三业清净,多闻妙法)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界。燃香时,香自灭而留香与人,这就是佛教中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燃香不是要烧香给佛陀,而是我们要懂得香的精神。二、花供养(处世如花
佛教的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是处于生死轮回中的、迷妄有情的众生生存场所,故三界又称为苦海。由于在三界中还有生死,所以只有跳出三界外,才能通向涅槃之路,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超越三界。三界里的欲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持戒守戒,则获以下十种利益。所谓持戒十种利益,是名十种利益,而非十种利益也。一丶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
阿秘特尊者出生在古印度王舍城一富裕而具有很高声望,属于帕萨家族的婆罗门家庭。他的父亲叫比黎达苏旺,娶同一种姓的女子为妻。一日,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孩子非常的漂亮,见到孩子的人没有不夸赞孩子漂亮的。因
阿秘特尊者的居地冈底斯山,据说是在仁沃岗中的香跋拉山附近,位于印度的北训,为“二十四境”之一。人们传说尊者就住在此山一个叫做“大宝生处”的山洞里。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意旨,阿秘特尊者没有离开人世间,他和一
阿秘特尊者,释迦牟尼称赞他是弟子中慈悲心最大的。 阿秘特尊者双手持菩提佛塔,据说是尊者到须弥山北面的罗刹居地去时,为帮助他禳除罗刹魔力,由释迦牟尼赠与他的。山石供桌上摆有经书、香炉和宝瓶等供物,前面有